返回第三十五章 柴荆炊粮(2)(第1/3页)  刀剑何时偃锋镝何时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夜里的崖州城,幽寂无闻,唯有零星火点在似近非近处迷离闪烁。刚从孙德的营房中负气而出的叶寒徘徊于凄冷地的石桥上,波澜不兴的水面映衬着叶寒满是失意的惆怅脸庞。

    良久,一层薄纸般的冰正从堤岸旁往中央漫去,叶寒信手握起一小块石子,扑通一下往水面掷了去。如玉通透的薄冰瞬间显露出一口碗大的窟窿。叶寒缓缓舒了一口气,暗自说道:“或许真是我想多了,可楚国人难道就想不到水面结冰吗?”

    翌日清晨,哨兵探子来报,荆水自西往东,楚军可能行船之道,皆为冰所封,可行人而不碎。

    孙德一身锦裘宝甲将体型显得更加臃肿,冷哼蔑笑道:“叶寒,你还有什么话说?”

    攥拳而立的叶寒无话可说,任凭孙德身旁一帮大小将军冷嘲热讽,嗤笑他想立功想疯了。孙德故作一番仁德大方姿态,说道:“等本帅大败楚军回京后,不妨替你在朝中美言几句,也让你父亲想起还有你这个儿子。”

    众人皆笑,丝毫未有即将对楚作战的紧迫感。

    听孙德此言,叶寒一点儿也没想起他那绝情的父亲。言及那好几年未回的京城,他想到了自己出生卑贱,终年在叶府受尽白眼的母亲。天寒地冻,她穿的暖吗?叶寒出生之日,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母亲因生他染了病,每到冬日旧疾复发,是她最难熬的日子。在诸国之中,推崇极为严苛的纲常正统之道的梁国最看重出生和血统,叶寒的母亲最初只是叶府一个最下等的贱婢,即使生了叶寒,也并没有母凭子贵。每年寒冬,叶寒都能远远望见其他兄弟姐妹与他们的母亲和父亲在一起簇拥着炉火品着热茶与糕点,而此时母亲往往独自在僻陋的小屋里暗自咳嗽。京城里,还有一人令他朝思暮想,恋人裴书婉,五年未见,不知她怎样了。裴书婉答应过叶寒等他回来,叶寒信她也所言绝不是情愫初开少女的信口之谈。

    话说回来,孙德一行,旌旗蔽日,盾戟如毛,良驹劲弩不计其数,气势恢宏,不胜骄恃,浩浩荡荡直奔阆州。虽是途中积雪冰封,要赶到阆州需比往日多花了一日功夫,可梁军各部依旧不慌不急,除却孙德的五万大军,梁楚交界各州皆收到烽火驿报,调兵谴将而来,而楚军,除却那阆州城外的那面虎纹鸾凤帅旗,还未见得其他旗号。

    腊月初八,孙德行后两日,雪霁而天大晴。

    初九,天大晴,荆水冰解。

    楚国谋士李昌卿身着一袭白裘,一手轻握墨色羽扇,一手负于身后,黑白之间,就如同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神机军师。与他同立于飞津渡口的,还有荣王姬彻与莫敖曲瑕。而岸边,是多如蚁附蝇集,正在井然有序登船的楚军将士。

    曲瑕道:“探子回报,崖州城守军不过五百,沿途梁国堡垒军镇,早已往阆州调去,看来拿下崖州是志在必得啊。”

    姬彻看向曲瑕,笑道:“还是风老将军这个饵够诱人啊,鱼儿才能上钩。”

    曲瑕相视一笑,心中自然不胜窃喜地想到这几年功夫没有白费,梁国官府军营而楚国探子能够不断渗入,如今已对梁国动向了如指掌。

    “王爷,曲大人,还请登船,容我等在崖州城头在叙上一叙如何?”李昌卿道。

    三人笑着一同登船。

    冬日里还带着羽扇,已经成了李昌卿的一种习惯,在他的指挥下,半日不到的功夫,五千甲士与必要的辎重已然装载完毕。梁国探子估计一趟一军略有夸大,但确实能装下五千之众。

    船队乘着西风,顺流而下。虽比不上乘奔御风,疾若飞箭惊雷,不过直到崖州不过朝夕之间。

    姬彻望向南岸,说道:“算算日子,阆州那边,风将军的援军也该到了吧。”

    莫敖曲瑕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五万后军,携各式云梯弓弩,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