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骊山(第1/3页)  妻为大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骊山书院,位于宁安北面。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淮水穿过南骊山,融入长河之中。每到旭日东升的时候,整个淮水如同金色的丝绸,呈现在世人眼中,令人为之惊叹。

    曾有人登骊山而望江,感慨天下大势如同江水,滚滚而来。

    而这人便是大楚的开国皇帝——刘辟。刘辟自幼家境贫寒,喜爱习武论道。每到一处求学,必先拜访当地有名的武师,他的先生和同窗都戏称刘辟为武痴书生。刘辟倒也不曾在意过,还以武痴为荣,更加苦学。

    后来前朝大乱,刘辟应民意而起,创立了大楚数百年的基业。

    后人为了彰显刘辟的文治武功,拜其庙号武祖,世人称之位武祖昭文帝。

    昭文帝的一生伴随着传奇,传闻他一生喜欢过三个女人,却在成就帝业之时娶了他最不喜欢的宣明皇后。

    民间对于这个传奇皇帝的一生极为好奇,无论是他的重情重义,还是他一展雄图的大志。

    只可惜,没人知道当时昭文帝是怎么想的。他晚年政策修养民生,惩治贪官污吏,便有了如今大楚雄霸四方的实力。

    而骊山书院,便是为了宣扬武祖的才学,建立的读书求学之地。

    即便在宁安这种学宫书院鼎盛的地方,骊山书院依旧是最为上层的存在,连带南唐这种文人氛围极为浓郁的王朝,对于骊山书院也是极其向往。

    大楚三圣地,骊山书院,长宁学宫,琅嬛阁院。

    囊括天下文人儒客,走出了无数叱咤风云的文臣武将。可以说,大楚一半名臣,皆出自这三处圣地。

    马车在骊山山下停止,望去却是连绵至山上的石阶。两根粗大石柱立在石阶台上,上写“立志”下书“载德”。

    “立志,载德。”苏故轻声念道,见周围有青衫者,慢步攀登着骊山的石阶。

    “就是这破地方,为什么要我来。”沈易舒背着包裹,双手放在脑后不满的看着山上。

    整个骊山书院分为三层,高低坐落,如同台阶。

    苏故对这里自然不陌生,书院分文,武,宿。最下层是学子住宿的地方,两人一阁,周围有竹林松柏,算的是闲雅幽居。

    中层是武院,习武学射之地,其中兵书铁甲,杂家儒术,乃是大楚仅次于皇家书院的收藏之地。

    最上便是文院,顾名思义,便是读书之处。

    骊山书院面积之大,也是令苏故尤为惊叹,很难想象这个时代的人是如此在半山腰建立这么巍观耳朵建筑群。

    “那不是沈家两位吗?”

    “他们身前那公子是谁?好像没见过,不过长得是真好看。”

    耳边传来如燕雀般清鸣的声音,两名穿着青衫的少女正看着他们,指画着互相咬耳私语。

    书院从不拒收女子,能来此处的姑娘比起书院中的英杰也是不承让。不知道是因为何种原因,这个世界的女子在习武方面明显优于男人。

    “这些姑娘,看人都不会。这书生,哪里有半点好看的。”沈易舒忿忿不平的说道。

    “四弟不可无礼。”

    沈城安严厉的看着沈易舒,对于他的话很不满意。

    “你这番出来是为了学习,在外人面前又岂能丢了沈家的脸面。二哥怎么说都是你的长辈,怎么能这样无礼?莫不是让人知道,笑话沈家子弟连尊长都不会?”

    沈城安一番话说得沈易舒哑口无言,他怏瑟着看了苏故一眼,鼓着嘴说道:“我知道了,给二哥赔不是,还望二哥不要计较。”

    苏故晃着扇子笑道:“无妨,不过是些小事,四弟大可不必这样。”

    “假心假意。”沈易舒轻声嘀咕,随后看到沈城安瞪大的眼睛,捂着嘴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