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福州游玩(第1/3页)  玄门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寿山石出产于福州市寿山村而得名。

    寿山位于福州市北郊,属福建省中部的丘陵,海拔不及千米。

    山中有村,名为寿山村,村落四周青山叠翠、溪涧潺潺。被誉为“女娲补天遗石”和“凤凰宝卵”的寿山石,就散落在这个山村的四周。

    箫玉是厦门大学的学生,今年刚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她父母承包了一些山地,种果树,也算是果农吧。

    这几年国家发展快,又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箫玉家种果树挣了点钱,家里生活也好过了,身上也有了些闲钱。

    偶尔箫玉也会出去旅游一下,也就是游山玩水啦。

    寿山石(sho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几十上百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箫玉对寿山石慕名已久,她有一个厦门大学的同学就是寿山村的,家里作玉石生意挣了点钱,在福州市里买了房子,不过她们在寿山村还自建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房。

    箫玉借着访同学的机会,顺道参观一下著名的寿山石产地。

    从厦门到福州坐动车也就不到二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十几二十分钟就有一班车。

    箫玉到达福州火车站也才早上九点多,同学说要过来接她,所以箫玉托着行旅独自在出站口等。

    此时出站口很多揽客的,有给附近旅馆揽客的,有开摩的揽客的,有开出租车揽客的,还有跑中长途的中巴揽客的,箫玉尽量不去理会他们。

    等了差不多半小时左右,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骑着电动车过来了,她就是箫玉的大学同学,姓陈名兰兰。

    箫玉带上行旅坐上了陈兰兰的电动车向寿山村驶去,箫玉同陈兰兰说好了,今晚就在寿山村陈兰兰家住一晚,明天下午再回厦门。

    箫玉跟着陈兰兰到了寿山村后,陈兰兰帮箫玉把行旅拖进了家中,并给箫玉安排了间卧房,而后两女坐在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

    “兰兰,你们家作寿山石生意的,你肯定懂一些寿山石,能同我讲讲吗?”箫玉说道;

    “箫玉,你想了解寿山石,那我就同你讲讲:

    寿山石产于这附近,这个你已经知道了,可如何分门别类,你可能还不怎么清楚。

    首先若以矿脉走向,它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上千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几十上百种之多。

    其次寿山石因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

    据了解,近两年寿山石在国内收藏界受到藏家追捧,价格不断走高。

    寿山石品种繁多,比较著名的有田黄、杜陵、善伯、芙蓉、荔枝、汶洋、高山等。

    寿山石中最珍稀的品种是田黄石。

    有“一两田黄十两金”的说法,而实际上田黄石的价格已远远超过黄金,品种优质的每克起价就是3千元以上。

    身价高却不是因为炒作,而是其本身品种稀有。由于资源濒临枯竭,国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因而田黄在市面上“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少。

    例如:一枚约200克的田黄,2009年3月有人出价45万,收藏者仍不愿卖掉。

    从2006年至2009年,寿山石的市场行情一路看涨,3年间成品价格平均上涨了3倍。其中的升值效应,吸引了不少市民加入到寿山石收藏的行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