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端午临中夏(第2/3页)  风摇翠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得地牢,阳光明媚,却不能让霍乘风沉重的心情轻松一点。

    他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昨晚早些捉住那二人,小屋里的两位老人就不会遭此横祸,唉……

    一旁的捕快刘丁看看霍老大的脸,沉的都能滴出水来。他搓搓手,国字脸上装出轻快之色,道:“霍大人,眼看这端午就快到了,小人家里的那位整治了些酒菜,说我平日多得您照顾,怎么都要请您赏脸去家里吃顿便饭……”

    “便饭就算了,改日你请我喝酒怎么样?”霍乘风挥挥袖,总算恢复了几分人气。

    “好好,一定一定!”刘丁笑着说,暗暗松口气。

    端午快到了吗?该回去看看外公了,霍乘风想着。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生意慢慢上了正轨,爷爷一个人果然忙不过来,请了那老刘头和老李头。天天三个老头一起,不是在后院编竹子,就是在后山砍竹子。边做活,边聊家常,说说笑笑,做得也不错。

    毕竟是做熟了的,日常姑姑一个人就料理的过来,就谴了慕君和映荷回来,帮家里准备端午的物事。

    夏奶奶最近身子骨很有起色,病痛少了,连带的心情也好了。这会正坐在院子里,和慕君,映荷,慕兰一起做针线。

    端午将至,艾虎,香包,五彩结都要备齐。

    挑了那鲜艳的碎布,用糯米粘好,拼出虎头形,再缝上虎脸,有那讲究的,还要缝上黑豆做眼睛。虎脸里面塞些艾叶和棉花,包圆,密密缝好,再缀上五彩结,一个艾虎就成了。

    夏奶奶针线功夫了得,映荷也不差,二人手中彩线纷飞,看的一旁的慕君眼睛都直了,慕兰更是连连拍手。

    做艾虎自己太慢,慕君突发奇想,拿那多余的青色碎布,缝了好几个六角小粽子,塞满艾叶和棉花,圆鼓鼓的,用五彩结吊起一串,也颇稚趣。

    小粽子颇得慕兰喜爱,当即就挂在脖子上不愿摘下来。

    香包就更复杂了,自用赠人两宜,力求精美。

    光形状就有桃形,花形,蝶形,船形,篮形,双鱼,元宝,葫芦,石榴等数十种,其上可绣的花样更是数不胜数。

    老人祝长寿如意,要绣松梅菊鹤;小孩祝聪慧强健,要绣虎豹猴鸡;女子祝坚贞甜美,多子多福,要绣桃荷枣榴;男子祝前程似锦,要绣日月风云。

    香包内里盛雄黄,艾草,菖蒲和檀香粉末,馨香淡雅,祛毒辟邪。

    慕君做的慢,扳着指头数,家里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姑姑弟弟,还有两个妹妹,一共八个香包,恐怕自己要做很久,当即连连叹气。

    慕兰不知姐姐是在苦恼,也学着“唉唉”,惹得慕君哭笑不得。

    夏奶奶看为难她的样子,笑说:“傻君儿,重在心意,送块石头给奶奶,奶奶也高兴。”

    映荷附耳,悄悄说:“表姐,我做的很快,我会帮你的。”

    这边祖孙四人织线忙,那边慕君娘也没闲着。三个小酒坛,一坛泡雄黄酒,一坛泡菖蒲酒,最后一坛泡了朱砂,却不是用来喝的,等到端午正日,用艾叶蘸了,在房屋院墙周围洒扫,或撒以人身,祛毒辟邪。

    慕君娘正要起身去做饭,“哐”一声,木门被重重的推开。夏爷爷和老李头一人架只胳膊,扶了个老人回来,老刘头跟在后面,拿着砍竹子的家伙什,还有一个鸟笼。

    “快快,搬个凳子过来。”爷爷对慕君娘说着。

    “哎呦”那受伤的老人正是宋老爷子,倒在躺椅上,穿着讲究,此刻却形容狼狈。原来他今早又去竹林里遛鸟,不知怎么鸟笼的底子掉了,鸟也飞了,老爷子心急追鸟,没留意脚下,重重的滑了一跤,崴了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