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整顿宿卫(第1/3页)  帝女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孔逑瞥了太子姜荣一眼,冷笑一声,说道:“自从陛下龙体抱恙,不能理事,委托太子殿下监国以来,太子殿下可是越发地独断专行了。兄弟阋墙之祸,殷鉴不远哪。”

    赵彦听出了孔逑话里的怨恨。孔逑并没质疑姜荣是否留还有后手,而是在抱怨如此重大的决策自己却并未参与其中。赵彦想到这里,叹了口气,闭口不语。他能在朝廷里做议郎,是靠孔逑一力推荐,他不想忤逆这位恩人,可有些话说出来不中听,所以还是保持缄默的好,省得闹得不愉快。

    对于整顿宿卫这事,赵彦从一开始就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几分味道。

    单就朝中而言,姜荣的势力并不占什么优势。他的主要班底基本都集中在一些闲散职务,要么随军出征,要么镇抚各地,都忙于各类庶务,即便是挂有朝职的,也很少有空参加。

    就是那种干得活多,但是权力又小的职务。

    可朝廷如今,根本就不算什么东西。洛阳的大小事务,都牢牢捏在姜荣手里,毕竟姜望生了病,不能理政,而姜荣又还是储君,所以监国一事,只能交给他。现如今朝廷一个秩比千石的谒者仆射,还不如姜荣手里的一个黄门议郎来得值钱。

    所以这朝会,不过是个给天下人看的仪式过场,除了姜成、杨康、杨拓几位大臣以外,并没多少人认真对待——比如这一次太尉荀康和荀睿父子两个就公然没来,他们的头子楚王姜白,也没来。想要搞掉皇帝身边的宿卫,姜白他们有一万种手段,没有必要在一个形式大过实质的朝会上煞有介事地搞什么三卿会审。

    如果是太子党想借朝廷的这么一点余威搞点事出来,这招“以退为进”幅度似乎有点大得过分。赵彦脑筋在飞快转动,希望能从这些大臣的只言片语里推测出什么。他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和孔大人在朝中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但是他必须谨慎,以免在抓住机会前先被政治风暴所吞噬,洛阳从来就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不出赵彦所料,很快三卿又发出一条决议:为策完全,这一次除了宿卫之外,御林军也被纳入整顿之列。整顿宿卫的职责,交由监国太子,代理尚书令姜荣亲自督改;而前往整顿御林军的使者,是赵彦的同事——议郎林休。

    大臣们又一次发出喧哗,不过这一次声音小了许多。御林军的名字,每一个人都很忌惮,一想到张让那死蛇一样的表情,他们就对林休充满了同情。林休本人倒是毫不胆怯,他从姜荣手里接过诏令,立刻转身离开正殿。跟随他去的,还有二十名金钺卫士,他们的身份表明这是一次以皇帝的名义来执行的命令——至少也是监国太子的命令。

    孔逑觉得实在有些荒谬,他不满道:“你看到了?这就是董承的后手!千钧之弩,竟为鼷鼠而发机,他可真不知轻重!”

    他一向看不起御林军那些卑鄙龌龊、浑身都滴着毒液的小人,甚至觉得多谈论一句都会玷污自己的清白。

    孔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老友吴宽,就是被拖入御林军的大牢,然后被张让折磨得遍体鳞伤。若不是他亲自跑到大牢里找张让抗议,说不定吴宽就会死在里面,虽说后来还是秋后问斩了。

    站在他身旁的赵彦一脸迷惑地挪动脚步,他也有些糊涂:牺牲了两位近侍,只为了伸一只脚进御林军?这未免太得不偿失了。赵彦是一位法家信徒,他深信任何政治行为都有隐含的利益在里面,姜荣这么做,难道说御林军里隐藏着比宿卫班直更重要的东西……

    赵彦似乎想到些什么,又觉得有些缥缈。还未等他想明白,孔逑已经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奏折,大声对姜荣和那个空着的龙椅道:“太子殿下,我这里还有奏本。”

    姜荣向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让小太监呈上来。

    每次朝会,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