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山沟里的富人(第1/2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驹离开黄家,回家跟妈打了声招呼,就拎着一个酒坛子去供销社。

    这些日子卖杏条和腊条,挣了十八块钱。给母亲十五块,自己身上留了三块钱。

    花了一块五,买了三斤酒,就到了北大沟的二姨家。

    酒自然是给二姨夫的。

    这些天在二姨家晾蛤蟆,总要表示一下。

    二姨家里的经济状况,对于外界来说,几乎是个谜。

    有人说他家富裕,有人说他家很穷。即使亲戚之间,说法也不一。

    不过,在林驹看来,二姨家在这个时代是个隐形富翁。

    证据有几个。

    一是二姨夫在解放前是做生意的,有经济头脑。

    当初二姨夫有几千亩山林,当然现在没有了,都被没收了。这样的人,头脑灵活,敢于冒险,不会甘于贫穷。

    二是林驹以前到二姨家的时候,经常会看见这里有一些药材等山货,这就是二姨家的外快来源。

    三是二姨家吃的很不错。虽然现在是农民,但是经常吃细粮。

    这证明他们有钱花高价从黑市上买细粮票,再买细粮。

    四是二姨家在这个很少有人来的山沟里,却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这证明二姨夫非常关注外面的信息。

    最后的证据,就是他前世的经验了。

    等到允许做生意的时候,二姨夫就到绿江城里去开了一个大饭店,本钱都是自己的,没有跟任何人借。

    林驹后来下海做生意的时候,还曾经跟二姨夫借过本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林驹觉得,二姨夫就是这种人。

    二姨家无儿无女,只有二姨夫和二姨两口人。

    在林驹的前世,两人老了的时候,就去了养老院。后来去世的时候,还是林驹家给发送的。

    当地人的语境里,“发送”就是办理后事的意思。

    此后每年的清明c七月十五c十月初一c过年,林驹家都要给二姨和二姨夫上坟。正月十五的时候,还要给送灯。

    当时送葬的时候,还是林驹哥三个给当的孝子,摔的泥盆。

    林驹把酒给二姨夫的时候,二姨夫高兴地接了过去。

    “驹子孝敬,心里有我,好,今晚儿就在这里吃饭,咱爷俩好好喝一盅”。

    “驹子,你花这钱干什么,家里还有酒。有钱了给你妈”。

    “二姨放心,我就留几块钱,剩下的都给我妈,过两天蛤蟆卖了,也给我妈”。

    “这就好,蛤蟆卖了,你们家就缓过来了,等你爸和你哥把钱拿回来,就宽松了。过上两年,就能给你哥娶媳妇”。

    “你哥之后就是你了”。

    “二姨,我将来上大学,娶媳妇不用家里管”。

    “家里不管谁管?到了城里,也不容易,一天也离不开钱。不象在农村,只要有粮食,没有钱也能过”。

    “再说了,家里不出点儿钱,女方家里也瞧不起,你将来也抬不起头来,说话也不硬气”。

    二姨这些话,在林驹前世的时候,母亲赵杰英也经常跟他说。

    不过他当时二十多岁,对于这些道理并不认同。

    那个时候,他还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认为只要有爱情,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后来随着年纪增加,才渐渐认可了这些道理。

    现在听到了二姨的话,就觉得有些亲切。

    聊了一会,林驹就到院子里,整理了一下晾晒的蛤蟆。

    主要就是整理一下形状,把蛤蟆的前后腿捋顺,紧贴在蛤蟆的身体上。

    这样蛤蟆干了之后,蛤蟆的体形完整,也不至于在运输当中把腿损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