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朱棣的吉祥物(第1/2页)  建文三十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建文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朱棣率靖难军抵达长江北岸的六合以及浦子口一带。

    由于盛庸所部撤离不足数日,遗留下的兵营有些地方还有一点余火灰烬,这是因为撤离时,很多东西不便带走,留给敌人又不甘心,索性放火烧营。

    朱棣才不介意这点小把戏,对于他来说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进抵北岸,已经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了,至于盛庸,早晚有一天他要亲自割下这个家伙的脑袋。

    士卒们正在紧张地收拾地方,以便安营扎寨,朱棣却带着几个主要将领,还有几十个亲卫走到岸边,一来视察地形,二来朱棣纯粹是想散散心。

    没错,散心!

    四年前于北平起兵,朱棣能走到今天,已经背负了再也不能沉重一分的巨大压力。

    造反,向来不是一件能轻松得了的事情,朱棣看着眼前滚滚长江水而怔怔失神了,他抚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会走上谋反的路,又为什么能走到今天?

    朱棣刚起兵的时候,可不敢奢想靖难能够成功,朝廷是一个庞然大物,自己只占着北方的几个穷地方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靖难都是一条绝路。

    所以那个时候他不敢想造反能成功,更多的是宣泄自己心里极大的愤怒与不甘。

    不甘于被一个小娃娃骑在头上耀武扬威,颐指气使,更愤怒于先帝的糊涂!偏心!

    太子不幸病死之后,朱棣就想着那个至尊宝座非我莫属,因为当时似乎没有人能比他更适合继承皇位的了,首先朱棣是最年长的皇二代,其次朱棣的威望乃至能力都是皇族之首

    事与愿违,等到水落石出之后,朱棣仍然不敢相信,他的父皇竟然会把皇位传给一个小娃娃!

    我为帝国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你却一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长于深宫不知天下的小娃娃,凭什么能继承这个偌大的帝国!

    想到最后,朱棣长舒了一口浊气,心里如释重负,更多的还是一股豪迈的气概油然而生。

    我终于走到今天了,离成功只需要一步的距离!父皇啊,我会向你证明,谁才是能真正继承你一手一脚打下来的江山社稷的天命之子!

    我不仅要继承你的江山,还要将其发扬光大,使四海升平,万国来朝!

    朱棣猛的往江面一指,回首道:“诸位,我们的靖难大业指日可待了!”

    朱能c丘福等几个将领一听,连忙单膝跪下,双手抱拳,齐声道:“燕王英武!末将甘效犬马之劳!”

    “”

    其他将领连忙跟着朱能和丘福,一起大声祝贺朱棣,这些人同样很开心,朱棣若做了皇帝,他们几个跟着燕王出生入死的人自然会水涨船高。

    朱棣仰天大笑,猖狂的笑声传出去很远很远,连那些埋头干活的士卒们都听到了。

    笑了许久,朱棣才回过神来,琢磨了一会儿,才问:“现在我们走到这里,当务之急却是渡江之事,你们可有什么好建议?”

    一般来说,朱棣要是遇到棘手的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计于道衍和尚,但后者此刻还在北平呢,所以朱棣也不介意问一下这几个左臂右膀。

    丘福考虑了一下子,连忙就抢答道:“殿下,这长江天险,非是人力可以战胜的。我军大多数将士都出身于北方,不善于水战,这一点不可不察啊!”

    “为今之计,第一要征集民间的大量舟船乃至船夫水手,第二抓紧训练水战之法!”

    朱棣点点头,又看向朱能,这个在燕军中仅次于张玉的大将。

    该说的几乎都被丘福说了,朱能不可能拾人牙慧,想了好久才道:

    “丘将军所言是应有之义,但兵贵神速有没有可能策反一支朝廷的水师呢?这样一来的话,不仅直接削弱了朝廷的防守,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