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朱棣(第1/2页)  建文三十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船上,朱云文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没有什么妥不妥的,朕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但没有这个必要!”

    盛庸苦口婆心地劝道:“陛下,这样做太危险了!六合及浦子口,可是中下游最重要的渡口啊!一旦我们主动撤出,燕逆得到消息一定会急急行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占据渡口,从容渡江了!”

    朱云文笑了一下,道:“道理是这个道理,那老将军觉得你这支部队还可以一战么?”

    盛庸沉默了。

    抬头看一眼,残破简陋的营地里面,无数士卒正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欢天喜地的收拾包袱,准备登船。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把少得可怜的粮草打包抗在肩上,拿上自己的刀枪弓弩,更多人则是两手空空,最后毁掉这个营地的一些设施,便可以排队登船了。

    这样的士卒,怎么可能还有战斗的意志呢?就算刚才皇帝没有下令全军撤走,也带来了急需的辎重物资,这支部队也是不可能抵抗得了士气正盛的燕军!

    留在这里,可能会给燕军带来一些麻烦阻滞,但这个渡口最后一定会丢!

    盛庸想了很久,又道:“就算是这样,也可以一步步换防啊!如果失去这个渡口,京师门户洞开,燕逆就可以兵临城下了!”

    说到底,盛庸和其他大臣将领想的是一样的,他们从心底里有意无意忽视了朝廷现在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那就是十万水师!

    在这些人一贯的认知里面,陆军永远要比水师重要,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两方面

    他们觉得,战争是以陆军为主导的,就算水师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也仅止于此,对于最后的胜负来说无关重要——这片土地上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小战役打了无数次,青史留名的将领有很多个,却有几个是从水师中混出名堂的?

    朱云文没有说话,只是侧头看了一眼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武。

    杨武就等着这一刻呢,听到盛庸这样说,他心里本来就很不舒服,说话便带了几分不满:

    “恕本将不敢苟同,盛将军此言差矣!”

    杨武说话很不客气,但他现在有这个资格,论官职盛庸是一军主帅,他杨武也是十万水师的统领,论资历他也只比盛庸差了几分。

    盛庸在洪武年间,就官至都指挥了。

    最重要的是,论皇帝的信任,杨武觉得自己可不会比盛庸这个老将差。

    盛庸听着也很不舒服,什么时候一个水师统领也能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了。但杨武有恩于他,昨天自己还想着要上门求救呢。

    所以盛庸憋着气,忍气吞声道:“杨将军此言何意?”

    杨武语气略带嘲讽:“盛将军说渡口一失,燕逆就可以兵临城下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本将麾下这十万水师就是打酱油的?还是燕逆可以飞过长江?”

    盛庸这才知道自己忽略了这一岔子,只好道:“本将不是这个意思!”

    杨武逼问:“那是什么意思?!”

    盛庸顿时语塞。

    这话还真不好回答,要是说水师不顶大用,杨武这个家伙乃至水师上下,岂不是视自己为仇寇?而反过来,盛庸还真觉得水师担不了什么大任

    事实上,长江渡口是重要,但江面上的防御同样重要啊,朱棣还真不能凭空飞过去!

    朱棣想绕过水师渡江,这是绝不可能的,兵贵神速的道理谁都知道,燕逆孤军南下,岂能如此浪费时间?

    再说了,朱棣可以绕,那水师也可以堵啊,你马腿儿再快还能跑得过舟船了?

    盛庸突然发现,在现在的情况下,水师还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的作用将会严重影响到这场战争的走向乃至结果,无论谁肯不肯承认这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