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八.运河传奇(1)(第1/5页)  李白出侠记之青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4前传

    你道这是为何?

    原来,这是长乐坡去年秋冬流传至今c绵绵悠长的凄美的传奇。这传奇,是由一艘北来的商船带来的。船上除了卸下一口大棺材,还由众人扶持c抬下来一位年逾古稀c身材高大却有极羸弱的病人。

    老人是本地人,名叫戴通。如今,就是在长乐坡,也已没多少人还记得他。可回到十多年前,此人可是威名赫赫的豪侠。历来称豪侠者,总囿于或南或北一个不太大的地域。他不同。中国的历代王朝,基于政治c经济和军事的考量,都很重视运河的开凿和整治。隋朝更甚。隋炀帝不惜竭尽国力,在前代的基础上一举开凿出贯通南北c福泽千载的大运河。其后的大唐朝,对运河的的开凿c整治与浚疏,更是长年不断。这就造就了大唐朝特别发达的漕运及其运河经济。同时,也成就了不知多少在运河上讨生活的英雄好汉。戴通是先驱者之一。有三十多年,长达数千里的大运河江湖,没有不买他账的好汉。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英雄汉,那年却载倒在陌生的他乡。弄得囊无分文c重病缠身。

    这是咋的啦?

    故事得从头说起。这戴通,出身官宦之家。远的不说,唐以来好几代如此。京中有几家商铺,老家长乐坡也有百十来亩山地。早年讲武好侠c横行闾里。后因祖隐,得了一个小京官,安稳了几年。再后来,父死。他把继承下的家产留给乃弟,投身到大将军哥舒翰军中,以奔驰漠北c厮杀沙场为快。没几年,积军功升至从五品的归德郎将。以这轨迹推测,如果运气好,他应该会像哥舒翰一般以大将军留名青史。不料数年后,他却挂冠而去c跑到扬州闯荡南国江湖。没多久,侠名鹊起时威震秦淮。此后数年,被朋友裹进商圈。一开始,是偶尔帮朋友站站台。后来,就索性自个儿做了老板,与人合股贩运大宗商品,兼代理官府的漕粮,奔走在长达数千里的大运河上。这等作为,很有点类似后世的镖行老板和漕帮老大。当然,类似而已。因为那样的环境还没生成,那般人的理念也并不存在。

    他之所以倒霉,大概也归于此。

    265吊丧

    倒霉来得太突然。

    其实也可说是潜伏已久。一夕爆发c不可收拾。

    那是十三年前,他六十一岁。依然身板硬实c气概非凡。

    这年冬的一天,他刚从济南回到扬州。船过了高邮湖,警戒心稍收,却感觉畏寒c疲乏,时不时会来点高烧。本想到家后歇一阵子。不料没等喘口气,就突然接到信报,他的一个盟弟的母亲去世。盟弟老家在杭州附近的塘栖古镇。他决定携小女儿去塘栖吊丧,也借此放松放松。本来雇定一艘小而快的客船。不料就在准备上船时,有个朋友找上门来。这朋友姓瞿,是杭州城三大富商之一。他家除了经营的高档的古玩字画,还有许多平民百姓有关的生意,如粮行c酱园和麻布绸缎行等。特别是拥有一家杭州最大的南北药材批发行和一家大药房。眼下,他家有一艘货船船刚在扬州泊下,还要继续南下到杭州。船上装的多是贵重的北药。那年太湖一带闹事。瞿老板担心路上不安全,特地从杭州赶到扬州。他不仅自个儿亲自押运货物回杭州,请戴通一定派几个好手保驾。恰好当时生意忙,一时人手短缺。他只好带了一个姓徐的剽悍徒弟亲自走一趟。一则顺路c不甚碍事;一则可慰朋友。此次出差,时间上不甚紧。于是船过太湖前,先从容集积了同向的五六条货船。戴通与徒弟坐客船居间联络护持。一路有惊无险。本来议定还下了契约,这单生意以塘栖为终点。镇子上有驿站和税关,十分繁盛。好在塘栖离杭州已近,也很太平,他一行仨不必再陪。可快到塘栖时,朋友跟他商议,能否将徒弟留下c送他直到杭州。他稍一犹豫,同意了。但同时约定,等他到了盟弟家c找来替手,货船才可出发。这里可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