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陈桥兵变(第1/2页)  品读历史—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世宗柴荣死后,由幼子柴宗训继位,即周恭帝。

    由于年龄太小,再加上当时政局不稳,人心惶惶。王溥c范质等一班老臣虽尽心辅佐,但各地有实力的节度使都有自己的算盘和打算,可以说是阳奉阴违。

    在这个刀兵铁血的年代,仁义道德显得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要想让别人畏惧臣服于你,靠的是你手中的实力。

    这就是强者为尊的世界,这就是五代动荡的根源。

    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能抗击打,就可以在这个乱世中称雄图霸,即使你想做天皇老子都没人敢管你。

    可要是你没实力,那对不起。别说辽国c北汉c南唐这些虎视眈眈的邻国不容你,就连手底下的那帮老兵油子都有可能集体造反。

    柴荣刚继位时,也是通过艰苦卓绝的高平之战来确立他的历史地位的。加上他的英明睿智,自然是无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可柴宗训不同,一个六七岁的幼童,任谁都不把他放在眼中。不仅各地的节度使在蠢蠢欲动,就连后周大将赵匡胤也在加紧着活动。

    此时的赵匡胤手握重兵,亲信党羽更是遍布朝廷内外,俨然已经形成了最强大的势力。

    强大到什么程度?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如下:

    殿前司系统,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本人担任。

    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布衣故交)

    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义社十兄弟之一)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义社十兄弟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担任殿前司的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核心人物,可以说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把持着。

    在这里,我们普及下禁军的两大系统。

    禁军是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c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具体说来禁军是由殿前司和侍卫司组成的,两个部门互不干涉,都直接向皇帝负责。

    侍卫司人数众多,管理的事物系统也很庞大,比如京城的治安,防御和巡逻。

    殿前司不同,人数虽少,但个顶个的是精锐。因为他们的职责更加重要——直接护卫皇帝的安全。

    禁军的这两个部门都极其重要,你要在它们之间分出孰轻孰重,这个还真说不好,单从战斗力而言,殿前司是明显高于侍卫司的。

    赵匡胤的势力不单单只在殿前司,就连侍卫司都渗透了进来。比如高怀德c张令铎都在侍卫司中担任重要的职位。

    如此算来,京城中十之七八的力量都在赵匡胤的掌握之中。

    有着如此大的资本,赵匡胤自然是想要做点什么了!

    公元960年正月,正当朝野上下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的时候,突然河北镇c定二州传来”警报“:辽国联合北汉率军大举入侵边境。

    消息传至京城,顿时朝野上下一片惶恐。大臣们听说此事,都毫无主见,茫然不知所错。主事的范质,王溥等人经过商议,决定派将迎敌。

    可这个领军主帅是个问题。要知道后周能打仗的将领很多,可有威望震慑住敌军的没有几个。张永德c李重进c赵匡胤三人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们之前也介绍过,张永德之勇堪比赵云,是天赐的先锋大将,用他来御敌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可话说回来,柴荣托孤时明摆着把张永德踢出了权利的核心,这还没半年就升任至主帅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张永德率先排除,接下来是李重进。

    李重进虽然头脑发达,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不过此人现在不在京城,而在扬州。扬州距京城有着很远的距离,一来一回最起码得花半个多月的时间,到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