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离间计(第1/2页)  品读历史—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人欢喜有人忧。后周大获全胜,对征战的将士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但对南唐来说,却是一个惨重的打击。

    此时的南唐被打的真是苦不堪言:地盘损失惨重不说,就连手底下的战将也消耗殆尽。这让国主李璟陷入无人可用的地步!

    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柴荣的咄咄逼人才是最大的威胁!

    柴荣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956一957年),疯狂的在南唐境内四处抢地盘,又先后攻下了泗州c楚州c毫州等重镇。尤其是第三次征南唐的时候,矛头直指南唐腹地征仪(今迎銮镇)。

    征仪是南唐的门户,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如果征仪丢失,那么南唐的势力将被彻底击垮,甚至会有灭国的风险!

    赵匡胤在征南唐的时候表现的异常显眼,不断的攻城略地,不断的捷报频传,将南唐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此时的南唐就像是一座漂亮的空中楼阁,根基已然被彻底动摇,形势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这时候南唐真的是被打怕了,怕的不是别的,正是表现不俗的赵匡胤。

    节节败退使南唐开始重视起这个宿敌。为了除掉赵匡胤,南唐国主李璟曾经使用过一道毒计。

    计谋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战场之外。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在赵匡胤磨刀霍霍准备动手的时候,南唐派遣了一位使者来到赵匡胤所在的军营。这位使者是带着诚意和礼物来的,牛五百头c酒二千石c金银罗绮数千。据说这些只是犒军的,同时还特意为赵匡胤个人准备了一份厚礼,而这个礼物就是金钱——足够让人锦衣玉食,挥霍一生的巨额财富。

    看着那一箱箱闪闪发光的金子,赵匡胤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

    这就是金钱散发出的魅力,使世界上无数人为之疯狂c着迷。

    看着面露“贪婪”的赵匡胤,南唐使者知道,此行的目的达到了一半,这个时候使者终于小心翼翼的说出了出使的目的——希望后周退兵。

    赵匡胤最终把礼物收了,但并没有给出任何答复。

    “不要紧,只要收下就成。”使者谦卑的退下,同时嘴角露出一丝诡笑。

    有时候钱并不是好拿的,它就像个烫手的山芋,在你得到它的同时,危险也在悄然逼近。

    国主李璟就有着这样一个打算。如果赵匡胤收了钱,答应退兵条件,也就罢了;如果不退兵,那么这些金钱就会变成山芋,不仅要烫手的,而且还是致命的。

    果然,赵匡胤收下了礼物,但是没办事。

    收了钱却不办事,这就说不过去了!

    不久之后,后周军营中出现了一股流言,这股流言的矛头直指赵匡胤。大致内容是说他已与南唐达成某种协议,赵匡胤打算造反,杀害周世宗柴荣,而南唐会在适当时候助其一臂之力,并且在两人密谈时,有目击者无意间看到了赵匡胤收受贿赂。这股流言传的绘声绘色,仿佛当事人就在当场一般。

    放出这个流言的始作俑者是谁自然不难猜想。有时候谣言杀人比刀锋还厉害。

    不出意外,后周军营中开始热闹了起来。不明事理者c对赵匡胤不满者c嫉妒者纷纷向周世宗柴荣打小报告。一时间吐沫满天飞,大有将赵匡胤革职查办的意思。

    当事人赵匡胤却是无比淡定。这不是表面装的,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自信。

    几天后,柴荣站了出来,亲自辟谣,对在这个流言中受到心理伤害的赵匡胤表示慰问并表示要捉拿造谣之人且要将其绳之以法。

    听到这个消息后,打小报告的人傻眼了,使者傻眼了,南唐中主李璟也傻眼了。

    原来赵匡胤并没有私吞收受这些贿赂,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