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八章 终极一战(19)(第2/3页)  南宋之我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代价也更大更多,甚至可能让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东山再起,若是出现这样的局面,吴邵刚也不会原谅自身。

    跟随行军的张炳辉等人是完全明白这个道理的,几乎所有的马匹都被用起来,大军携带的粮草不是很多,凡是空闲的战马以及其他的马匹,几乎都用来运送鼎坤炮了。

    行军的度是很快的,没有谁耽误时间,就连张文谦等人,都是咬着牙跟随大军行军,整天的行军,消耗是非常大的,到了难以支撑的时候,张文谦甚至命令军士将自身绑在马背上,跟着大军行军,其目的就是不能够拖慢大军的行军步伐。

    不管是命令还是圣旨,都很简单,那就是快的行军,以最快的度抵达沂水县。

    每日里的行军,歇息的时间只有三个时辰,戌时到寅时为大军歇息的时间,吃饭一律都是在马背上解决,军士携带的都是炒面和熟肉,因为气候炎热,熟肉不可能保存很长的时间,故而在后来的行军过程之中,众多的将士都是依靠炒面和清水填饱肚子。

    就连吴邵刚都不例外,因为需要节约时间。

    鼎坤军的将士最为辛苦,携带了四百门的鼎坤炮,一律依靠马车来运输,鼎坤军的将士需要押送,在一些上坡或者是颠簸的地方,鼎坤军的将士需要下马,用力推动马车,有些军士在遇到不好路况的时候,甚至下马跟随在马车的后面,随时都能够帮忙推动马车前行。

    八月初八,大军行军八十里地,八月初九,大军行军七十里地。

    这个度,让吴邵刚都感觉到吃惊,在他看来,携带四百门鼎坤炮的大军,每日里能够行军五十里地,就算是达到极限了。

    这是一股难以言状的士气,凭着这样的士气,吴邵刚有充足的信心,他一定能够彻底打败和剿灭忽必烈麾下的蒙古铁骑。

    八月初十,寅时,大军开始了再一次的行军。

    按照大军行军的度,今日申时之前,就可以抵达沂水县。

    蔡思伟、张珏和吕文焕等人阻击蒙古铁骑的战斗,八月初八就开始了,已经过去了两天的时间,前方斥候禀报的消息,蒙古铁骑依旧被阻隔在王家墩,没有能够突破明军的防线,接连两天的进攻,蒙古铁骑的军士如同疯一般,冲击明军的防线,好些次眼看着就要突破了,可明军总是能够坚持下来,最终打退蒙古铁骑的冲锋。

    斥候没有禀报战场上详细的情况,吴邵刚也没有询问,但他知道,惨重的伤亡不可避免,蒙古铁骑以及忽必烈,都已经被逼入到绝境之中,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大军出之际,斥候再次来禀报,前往沂水县城的路上,没有任何的蒙军。

    吴邵刚微微点头,看来忽必烈已经是孤注一掷了。

    斥候与传令兵还在等候,吴邵刚扭头对着身边的张文谦开口了。

    “朕看要将消息传递出去了。”

    张文谦努力的抱拳行礼开口。

    “皇上说的是,将大军已经快要抵达沂水县城池的消息传出去,忽必烈及其麾下的蒙军,必定是惊慌失措,其最终的选择就是暂时退回沂水县城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不错,朕看就这样做,朕需要的就是忽必烈返回沂水县城池之内,到了那个时候,他麾下的蒙古铁骑,插翅都难逃了。”

    面对着传令兵和斥候下达命令的时候,吴邵刚的神色是严肃的。

    “快马告知蔡思伟、张珏和吕文焕,朕率领的大军,申时之前可以抵达沂水县城池,他们只要坚持半天以上的时间,蒙古铁骑就面临彻底覆灭的命运,朕知道他们拼的很辛苦,亦知晓他们伤亡惨重,不过这样的伤亡是值得的。”

    “将大军即将抵达沂水县城池的消息传播出去,大队人马迈开大步行军,阵势越大越好,就是要让周遭的人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