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郑迁变法(三)(第1/2页)  武侠之三千天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官场上的现代化改革其实并不是最令人震惊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正统十九年三月之后,皇帝的所有内侍机构一律不再是朝廷官吏,内官由皇帝个人负责,自负盈亏,国库每年播出千分之一的资金作为皇帝日用,收如皇帝内库。

    家天下和公天下彻底的进行了一次分离,在这之后,皇帝只会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参谋本部,内阁,以及百姓代表大会,现在法庭还在筹建当中,所以没有把法庭算上,之后由刑部改建的法庭也将是这次角逐中的既得利益者。

    正统十九年是一个丰收的年份,上一年以为不用交税,所以统计司并不知道具体的数据,这一年的税收报了上来,是正统十七年2000万两直接翻了一番,达到了四千多万两,这个成绩就算是在永乐年间有没有达到过这种水平,倒不是征税征多了,相反正统十九年一改三十税一的惯例,为五十税一,而且一年两税改为一年一税,其中工商业给大明朝的国库添加了不少的助力,相信要不了多久,工商业的税收就会在朝廷的鼓励下超过农业税。

    当然最主要的是红薯玉米土豆的种植,在触不及防的情况下,直接让原来负债的佃农贫农,在正统十八年,还清了手头的债务,十九年开头就有工作的积极性了,一边上城里的工场赚一点小钱,一边精心的伺弄着自己家的田地,就算这一年粮价猛降,农民们依旧得到了原来意想不到的收成,一个个除了特别懒的懒汉,都成为了富裕家庭。

    有了物质基础,这就给了郑迁大兴土木的机会,这年冬天郑迁就召集了一大批的官员和建筑商,规划全国公路线路,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里就修成全国四纵四横八条公路线路,钱由国库处,人力有商人们自己解决,这个时候已经由铸剑山庄造出了水泥这种东西了,所以一开始就准备修水泥路。

    其实工人问题很好解决了,随着十八年的春天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了,大明都快不需要徭役了,只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所以还没有取消,这次的工程大部分会让在外面抓来的奴隶来干,后世有人统计,几乎每一丈公路下面都会有一个黑人或白人的尸体,这四纵四横是用生命搭建起来的路。不过郑迁他们管不着,建筑商们更是懒得管,反正又听不懂他们唧唧歪歪的鸟语,只要帮他们干活就行了。这个时期的法律对待外国的蛮夷,可不是那么友好,在大明人的眼中,这些外国人士就是人型的牲畜货物罢了,大明人才是人。

    转眼之间就来到了正统二十三年,这一年是郑迁第一个任期结束的年份,郑迁看着九年里的变化,心中的成就感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表述得了的,这一年里第一条铁路通车了,从京城到广州只需要短短的十天,接下来会有好几条铁路上马建设,全国四纵四横公路网已经建成,人们出行方便快捷,农业税已经被郑迁直接免除,工商业繁荣发展,照这样下去,不出一百年大明朝就会进入电气时代,甚至是电子信息时代。

    本来郑迁准备就这样退下来让其他人上去的,毕竟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心愿也已经达到了,现在离职没有任何的遗憾,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皇族的代表朱祁钰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守旧派一大批人的支持,照这个架势恐怕是冲着内阁首辅去的,毕竟在宪法里没有规定皇族不可以参选内阁首辅。

    朱祁钰这个人郑迁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太多疑了,如果他当上首辅,那么刚刚成型的君主立宪体制恐怕要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可能首辅都成了世袭的,那就和皇帝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这是郑迁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几年来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培养自己党派里面的接班人,除了郑迁,没有人能够抗衡朱祁钰的威望和实力。

    当然也是铸剑山庄的人回报说这个时候令狐冲才十四岁,按照推论,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