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旧事(第1/2页)  良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间四月,芳菲还未尽透,零零碎碎飘洒着点点嫩红,掺杂着还未消退的白雪,清醒视线眼目,只是北方的蓟州细雨菲菲,让朗朗乾坤多了些凉意与阴晦。

    一身素衣的女子,撑着油纸伞坐在高高的屋脊上,拢着袖子一边等人一边瞧着下面兴隆市井默默无语,人声鼎沸,让人无端想起一些过往之事。

    曾几何时,亦有良人与其同坐于此,看雁过横空风撩云飘,睹人间百态花开树展,听白鸟空灵走兽嘶鸣,而今良人已不再,独留她一人于此,迎着冷雨,心中难免有些凄凉之色。

    女子本是清屿山九玄天尊义郡座下弟子,古人有“良才子成人,淑予奉为神”之妙语,故此,师傅义郡赐她“良淑”之名,大有希望她从人修为神的韵味,以了他自己此生无缘仙班之憾。

    义郡虽自称为“九玄天尊”,却不属天界不属人界,更不属鬼魅之界,说到根本他只能算作是妖族中的一员。正因如此,他座下弟子大多都是出自那里,不过良淑和她大师兄例外,是义郡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从何处捡来的何人的孩子。

    大师兄,义郡的第一个徒弟,署名陌修,大良淑好几万岁。要说义郡是良淑“明媒正娶”的师傅,其实这么多年来良淑见他的次数还不如见自己大师兄十分之一多。授课,讲学,习武,修心,她通通是这个人的教导之下一步步走来的,大师兄对于良淑可以用“如父如母”来做形容,倘若不是他一开始就大了她那么多岁,完全就可以说二人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恨君生淑未生,淑生君已成。

    然而“淑媚相向迎,良人共此生”,缘分这回事,说不准拿不定。自记事那天起,良淑生命的每一天都与陌修这个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教她读书认字,教她习武狩猎,教她修心养性,当然,还有面壁思过罚跪小蚕豆诸如此类生活中一些不随人愿的琐事。

    陌修虽拜于义郡座下,以修真为业,却莫名总爱谈论一些异教之论,师傅对此时常生气,骂他不忠,气他不肖,但陌修亦然不改,后师傅成怒选择闭关,清屿山在那段时间里全全由大师兄掌管,异教之风更胜。

    遥想那时,良淑还是一无知小儿,每日听师兄阔谈天地神人妖魅包括情爱之事,懂情,却不知爱,频频无甚感想,无法发表见解,着实令师兄苦恼,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根不可雕也的朽木,愁的头发一大把一大把的往下掉。

    然而日久天长情愫生,她对大师兄的感情慢慢变的微妙,让人难以捉摸。刚开始只是以为喜欢,便成日毫无拘束的在他面前畅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可谓“大言不惭脸皮甚厚”,直到后来在她七十二岁生日的那天,陌修牵着她到那棵菩提树下,告诉她,其实那种感情要比喜欢更深一点。说这话时他修长的手指在她眉间额钿(在妖界修为的人族七十二岁方才意味着成人,额钿是象征)轻轻抚着,指尖有些微凉,然后,他清凉的嘴唇伏在她耳边道:“淑儿,愿意与师兄圆满这一世的尘缘么?”

    那时成人礼已过,背景夕阳如血般热烈,尚未明晓人事的良淑呆呆的看了那人许久,虽不知其意,但他那张温润如玉的脸却是良淑无法抗拒的无名力源。

    小女子莫名红了脸,低下头揪了自己的衣角,“你你这是在向我表白么?”

    他点点头,牵起她的手,“你说是就是吧。”

    良淑又怔一时,最后实在是熬不住他那一双眸子,终于木讷的点了下头,算是应了。他一如既往的笑了,如三月朝阳,一如既往地将她揽进怀里,不同的是,那一次揽了好久,抱得更紧些

    记得他的怀永远有些寒意,如同此时眼前这些纷纷的落雨,打在还未开化的冰雪之上,散出更多的冰冷,刺激着人体的每个细胞。不过或许也只是因为良淑个人比较怕冷,与天气无关。

    稷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