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险边缘(第2/3页)  名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经以四比三通过了这道法令,可以说是生米煮成熟饭,如果他们是中小地主,或许可以通过贿赂或作弊的办法逃过这一劫,偏偏他们的目标又太大了。

    此刻几个人都已经意识到,这个所谓的土地实名制不过是个光面堂皇的借口,如果真是为解决土地问题,为何一方面规定了三年期限,而另一方面又急不可耐地对世家下手,不用说大家也猜得到,先解决完几大世家后,必然会有折中方案出台,以缓和各地的震荡,说白了这还是一种手段,实际上就是张焕要对世家动手了,这一刀下去,大唐的世家望族就真的会烟消云散了,就算他们参与工商来保住财富,但世家建立在农耕文明上的精神和理念都将不复存在。

    讨论了两个时辰,没有任何办法,不!还有一个办法,只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可是谁也不愿先提出来。

    房间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等待,等待有人能主动打破这个僵局,一刻钟过去了,众人还是保持沉默。

    “我来说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刷地投向了张破天的身上,张家,是张家率先提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建议。

    “尊张焕为太上皇,拥立太子登位。”张破天异常平静地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是的,所有人都明白,要想保住世家,只有这一个办法,以太子的宅心仁厚,他一定会放弃土地实名制。

    “大家要想到一点,土地实名制的冲击不仅仅是我们世家,宗室、军中元老、重臣、民间望族,关联者何止千万,我相信所有人都会支持我们的行动,而且从政事堂两次表决、最后以四比三的微弱通过这项法案就可看出高层分歧严重,况且我们并不是要推翻他,只是希望太子登位,这次他去碎闲散步,或席地而坐,一群群快乐的孩童追逐嬉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笑容是国泰民安时才会有的一种舒心,‘大治’已经八年了,大唐无论民富还是国力都全面走向复苏,米价已经连续两年仅二十几文,可就在二十几年前还曾有斗米千钱的悲惨记忆,不少人没有忘记那段历史,裴佑也没有忘记,此刻他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他现在的所做所为,难道就是在毁掉这种繁盛吗?裴佑痛苦地将车帘拉上了,他已经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之路。

    李侨担任宗正卿也已近八个年头了,他今年六十五岁,无论精力和体力都大如从前,看来宗正卿是他的归途了,可是李侨这几年却并不高兴,他觉得他的付出和得到不相匹配,在张焕主政陇右的那几年间,他为西凉军捐出了四百多万石粮食和百万贯钱,这几乎是他一半的家产了,可张焕登基后,他的长子李悦出任陇州刺史,次子李苏先出任朔方定远军兵马使、九原兵马使,后调回京升任左羽林军大将军,但李侨却认为这并非是捐助钱粮的缘故,长子李悦早就是陇西郡司马,而次子李苏也是因为积功升职,可能张焕唯一的报答就是他这个宗正寺卿。

    这比起辛云京的两个儿子却实在差得太远,辛杲出任大理寺卿,辛朗为河西节度使,辛云京几年前去世时,还被追封为陇西郡王,可是他辛云京又出过什么力,能和自己比吗?

    由于心中烦闷,这几年李侨沉溺于酒色之中,对朝中事务也越来越漫不经心了,从去年起他索性就做个甩手掌柜,宗正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少卿李岚的身上, 张焕对他也似乎不闻不问,几次被御史台弹劾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但就是这样,李侨变得更加放荡形骸,他竟纳了一百多名侍妾,成为长安百姓议论的焦点之一。

    但这两个月,李侨却陡然收敛了,土地实名制的推出,他的家族将成为大唐损失最惨重者之一,李侨在延州、庆州、坊州、原州、径州共拥有二万多顷土地,十几个大庄园,可是他不像世家那样族人众多,他一共就四个儿子,他们父子五人的永业田加起来也不过三百多顷,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