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七章 安西战略(七)(第2/4页)  名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静无声,一只苍鹰顺风滑行、孤独地盘旋在密密层层的阴云之下。

    八万唐军分成三个巨大的方阵,彼此相隔不到两里,平行分布在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上,他们踩着一声一声巨大而沉重的鼓点,富有节奏向西进发,唐军无论是陌刀步兵还是弩兵都骑着战马,他们每一个人目光严峻、嘴唇紧咬,腰挺得笔直,尽管他或者他只是八万人中渺小的一兵,但他们却知道,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他们半年来在西域征战的成果,关系到帝国的荣誉和崛起,甚至关系到他们的生命,他们也同样没有了退路,要么将吐蕃人杀死,要么被敌人所杀,这将是一场用生和死来决定胜负战役,每一个人,甚至包括他们的主帅都留下了遗书,

    在唐军的北面方阵中夹杂行驶着三百辆霹雳战车,这种战车在经历了与葛逻禄人的战役后,唐军已发现它的火药威力远远大于弩箭的效果,便将它的用途向单一化发展,战车内将不再藏有弩兵,这样就大大减轻的它的负载量,使它能在跑动中发射,或是石砲或是连弩,另外每辆战车将有三百名骑兵护卫,为了不惊战马,唐军特地针对一万骑兵进行适应性训练,使战马能习惯火药爆炸的巨响和烈焰,同时又用皮革特制了一批战马护头,在耳朵部位进行加厚,这些措施都极大地降低了唐军战马对火药的恐惧。

    张焕的铁卫军则位于中间一个方阵,三千西凉军最精锐的骑兵队团团密密地护卫着主帅,此刻,张焕的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天空中翱翔的苍鹰,这是一种在草原上特有的猛禽,以野兔和草原鼠为食,它们大多栖息在天山脚下的茂密森林里,不少富有经验的牧民便是以它们来确定自己的方向。

    大军距离俱毗罗城已经不到十里了,一名斥候从前方飞驰而来,向张焕禀报道:“王思雨将军在前方正和吐蕃大军对峙,等待都督的命令!”

    “可以进攻!”张焕短促而有力地命令刚一下达,他身后的士兵立刻将二十几只浑身染红的苍鹰放飞了。

    数十只红点腾空而起,顺着风势向西北方向的俱毗罗城飞去。

    ...........

    在俱毗罗城北的草原上,王思雨的两万骑兵仿佛一把渐渐拉满的长弓,箭在弦上,蓄势以待发,在他们前方两里外,四万吐蕃军已严阵以待,他们和唐军一样,即使步兵也骑马而行,不过此时步兵们已经下马列成了四个万人方阵,一共是三万步兵和一万骑兵。

    这也是一支在吐火罗血拼出来的军队,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尽管赞普病逝的消息使他沉浸在哀伤之中,但他们的意志并没有消沉,相反,求生的欲望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更加激发了他们斗志,吐蕃军的最大特点便是坚韧勇悍、死战不退,在他们的无数次战役中,尽管敌军明显占有优势,但正是他们的死战不退的鏖战,使得兵力还在他们之上的敌军率先崩溃了。

    那今天会不会重现这一幕,十万唐军对四万吐蕃军,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代的战争由于远距离武器的普及,已经很难再有惨烈的近距离肉搏战了,甚至一场战役结束,双方士兵连照面都没有打一个,但古代的战争,尤其是在平坦的草原上,战争就是靠骑兵慓悍的袭击和壮观的行军,来展现史诗般的英雄事迹。

    王思雨的眼睛已经渐渐眯成了一条缝,他看见了数只红鹰飞过了俱毗罗城的上空,这是进攻的信号发出了。

    “出击!”他大吼一声,低沉的号角声骤然吹响,大唐骑兵仿佛蓄积到了极点的洪水,大坝轰然坍塌,洪水奔腾、白浪滔天,又仿佛原野上的暴风,一万骑兵分成两队,呼啸着向吐蕃军两翼席卷而去。

    吐蕃军显然被山崩地裂般的唐军进攻气势惊骇住了,他们的阵脚逐渐向后移动,但在经验丰富的主将悉颊藏的喝令下,在狂暴的唐军进攻面前,他们终于坚持阵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