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1章 首战次大陆(四)(第1/4页)  辛亥大英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朗布尔和锡尔杰尔拖住苏印军和日军,走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南下钢城?”费文华不是卓凡那种对战场有天生直觉的优秀军官,看着画出的直线,良久才悟出其中的意思,但同时也被李宗仁的想法吓了一跳。从距离看不远,从巴特那东面的贝古瑟赖南下到钢城,只有两百公里。但这两百多公里可不好走,首先就是恒河难渡!这里的水面宽千米,而且附近一百余公里内都没有桥梁,只有渡轮能过。即使渡过恒河,必经之路的焦达纳格布尔高原上植被茂密,只有狭窄的牛马道。而且现在自己这边也严重缺乏运输能力,如果因路上耽误,被四个苏军师回缩,恐怕连退回来都难。

    最后的一个困难是兵力,既然是横穿高原,16山地旅肯定要去。166师可以分出部分,153和154师目前都只有一个团抵达,主力还要至少十天。至于第五师他想也没想,一帮乌合之众去了也帮不到忙。反观钢城,有苏印军一个师和印共伪军两个师,并且还有两到三个国际纵队,总兵力超过五万!一旦进攻开始,如果后续部队跟不上,必定会陷入苦战。

    担心的同时,他又觉得这是打破围剿的最好办法。大家都清楚,限制印度集团军的最大障碍就是后勤。阿萨姆虽然有机场也有铁路,但相比整个印度,还属于极度贫困的地区,撑不起大兵团作战。波卡罗钢城就不同了,地处恰尔肯邦中心,有完善的炼钢、炼铜和小机械厂,东面的西孟加拉和南面的切蒂斯格尔。都是印度粮食产区。如果能夺取这里,加上迪格博伊的石油,完全可以维持数个集团军的自给自足。而且卡住这里,就等于切断日军和尼赫鲁的联系,还将印度东北和钱德拉的比哈尔邦连成了一片。

    更重要的是!波卡罗可不仅仅只有钢铁,东北面三十公里处的丹巴德有印度最大的英印炼铜厂。每年可生产十万吨生铜!是英国仅次于南非的第二大铜矿,也是目前支持尼赫鲁和印共军火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如果拿下,就等于控制了印度七成的军工材料!还有南面的詹谢普尔,是塔塔钢铁公司总部。同样可以年产50万吨粗钢。还不止这些!三城所在的整个恰尔肯德邦,是印度唯一的焦煤、磷灰石、蓝晶石产区,云母、铝土、瓷土、石灰岩和铁矿石占全印度的一半!还有重要的烙铁、金刚石等资源。如果能夺下,等江心坡至迪格博伊的铁路通车,就等于每年能往国内输送300万吨粗钢、10万吨生铜和其它数十万吨资源。不出一年就能收回此次出兵的全部成本!而且英国抗议也没用,除非他们能从孟买一路打到这里。

    李宗仁看着他微笑不语,其实从第一天听战情起,他就想要夺取波卡罗和整个恰尔肯德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后勤压力,减少对国内的依赖,并以最快速度做好配合第三舰队。进攻缅甸和安达曼的准备。

    此时,第16旅高原山地旅旅长吴焕先和166师师长林甸南联袂走了进来。他们了解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焦达讷格布尔高原最高千米,大部分都在六百米下。两百公里。给我三天保证能通过。困难还是恒河怎么过!而且我们是轻装山地兵,打城市必须有重火力支援。可这里的铁路都被印共占领,骡马和汽车也不够。”作为国内仅有的两个特种山地旅,战前16旅常驻四川和青藏高原。所以吴焕先对快速通过平均只有六百米,还格外平坦的“印度高原”信心十足。让他担心的渡河、补给和日军。说道:“还有日军。我要是饭田祥二郎,肯定不会死拼朗布尔。而是让印共苏军牵制朗布尔,走右翼沿铁路线进攻锡尔杰尔和因帕尔,直接威胁我们的迪格博伊补给中心。”

    费文华也赞同道:“就算西孟加拉的海军守备大队不动,孟加拉的日军31师团也有两万余人,我的第五师不到两万,林师长的166师肯定要抽出一半去钢城,这样最多剩三万,还要分守东西两个防线,很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