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二二章 战西线(三)(第1/4页)  辛亥大英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杨秋现在可没心思考虑一场处处都失败透顶的战役。

    4月16日清晨的圣彼得堡芬兰站前刺刀林立,来自英法比利时等驻俄大使馆的卫兵和少部分在圣彼得堡附近的协约国家军队都被集中到这里。除了他们外从乌克兰前线抽回来的中国援俄第二远征军第六步兵师一个团更是将这里团团围住。数以千计荷枪实弹的外队让这座还未从动乱中恢复过来的城市愈加紧张。

    车站大楼上空俄罗斯和中华民国国旗交相辉印,旗帜下来自猎人小队和警卫连的狙击手和机枪手纷纷就位,瞄准镜的十字星扫视着每个人,连车站月台上经过多次检查的军乐队文艺兵都没放过。

    卡罗尔勋爵作为协约大使团团长打扮的格外精神,银丝般长发上流动着喜悦的光彩。俄国革命开始后以他为首的协约国外交家们费尽口舌,但由于缺乏重量级人物的保证,俄国临时政府始终没在继续战争这个问题上表态。但今天却不一样了!虽然中国加入协约还没满一年,但他们那位副总统兼总司令却已经被公认为协约领导者之一,这样一个人来圣彼得堡力挽狂澜,一定能为争取开战压上一枚重重砝码!

    陆征祥也很激动,从杨秋决定访俄并公考保证将继续向东线派兵后,昔日傲慢的英法代表都转变了态度,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涉及协约的都要来找他商量,这是民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啊!外交地位。国家地位!在此刻终于获得了极大提升。

    大家各有所思时,一辆拥有8节车厢的装甲列车喷着黑烟徐徐驶入站台,前后四门双联120毫米用舰炮改装来的铁路炮已经脱去炮衣,6挺双联37毫米海军型速射炮也填入实弹,硕大的毒牙重机枪从射击孔中探出,装甲钢板后面炮弹已经被装好引信,数百位战士严正以待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但如此大张旗鼓的防护措施根本没引起任何波澜。没人会觉得一辆威力巨大的装甲列车进入一个国家首都有什么不对,因为现在的圣彼得堡就是个一点就着的大火药桶,所以包括卡罗尔勋爵在内的人都认为杨秋的保护应该加强再加强。

    火车挺稳后一小队带着钢盔背着行携具的警卫连士兵率先跑出来组成警戒圈。片刻后一身戎装神情严肃的杨秋出现在俄罗斯面前。这位来自中国的强硬派领袖一出现,立刻引发闪光灯大战,英美法俄等国记者纷纷举起相机留下这个历史瞬间。“欢迎您的到来。副总统阁下。”卡罗尔勋爵快步迎了上去,他非常欣赏杨秋今天这身打扮。两人握手后陆征祥也开始为他介绍,当目光落到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身上时,卡罗尔勋爵还特意主动地介绍道:“这位是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阁下,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年轻领袖。”

    “很高兴见到您。”克伦斯基很礼貌地伸出手:“您的伟大我无法形容,能将四亿人民从皇帝集权的泥潭中带出来,带领他们走向自由共和,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杨秋心底哑然一笑,终于知道为何列宁会戏称他为“夸夸其谈的小牛皮家”了。要说真有什么让人能记住这个彬彬有礼年轻人的话,那恐怕就只有愚蠢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科尔尼洛夫叛乱”和最后化装成女人逃跑的传奇轶事。当然。现在这个人是需要拉拢的,所以也赞扬道:“谢谢阁下的夸奖,我也希望俄罗斯能在您的带领下走出动乱和泥潭,事实上我已经决定支持您和临时政府做出的一切决定。”

    克伦斯基眉角一阵乱跳!支持我的一切决定?上帝!握手的动作一下子热情几倍。但当他代表俄国欢迎杨秋,并随同一起前往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时。却不知道数十公里外自己后来的“死对头”已经坐在一辆从斯堪的亚维纳半岛驶来的列车上,正在飞快靠近车站。

    火车上,伪装成难民的弗拉基米尔-列宁和同时回家的季诺维也夫等人悄声交谈:“人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