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长生不老药方(1)(第1/3页)  医道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长生不老药方(1)

    青城山为四川名山之一,道教圣地,被称为‘青城天下幽’。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间。

    临溪镇就青城山脚下,一条小溪从中而过,这里原本是游山玩水寻幽探胜之人的落脚处,山上药材丰厚,这里也成为南来北往客商的集散地,渐渐形成一个比较繁华的小镇。不过建筑都是很简单,还有几处吊脚楼,有一种山里人的质朴,整个小镇和优雅的山景融为一体,也是旅游景点之一。

    福运茶楼的名称很俗气,但是布置却很雅,整体都是木结构,坐在二楼可以看到全镇最繁华的街道,还有不远处的小溪,溪水远远看去清澈明亮,比起太湖水多了一份娟秀。

    茶楼的茶水清新可口,带着一股山野的清新,几样点心也是具有地方特色,松子饼,茯苓糕,野菇卷等,虽然微微有点苦涩,凌威吃起来倒觉得很舒服,茶水也有点洗涤身心的感觉。

    昨晚在山野坐了一夜,清晨走下山,朝霞刚刚染红了天边。他信步走进这家茶楼,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茶楼的生意好像并不太好,老板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并不着急,只是偶尔好奇地看凌威几眼,凌威基本是呆呆看着外面的街道或是远山,面无表情。

    几位服务员也是老板的本家姐妹,唧唧咋咋小声说个不停。都是一些山里山外以及旅游者的趣闻轶事。

    对面的街道旁支起一个钢架凉棚,红绿相间,这样的棚子在许多城市都是到处可见,摆地摊卖冷饮搞宣传,比比皆是。吸引凌威的不是棚子而是人,凉棚刚刚搭起,就有许多人围过去,看衣作都是附近的村民和山上的人,大家自觉排成长队,十几个人一排,然后又在旁边另起一排,一直站了五六个队,秩序井然。

    凉棚里空无一人,凌威感到有点奇怪,刚要转脸问一下,一位服务的姑娘先叫起来:“梅姐,梅姐,你看免费看病的又来了。”

    梅姐就是这家茶楼的老板,叫郝梅,身材健壮皮肤微微有点暗,大眼睛带着山野姑娘的真诚,探头望了望窗外,笑着说道:“云姨真是个好人,定期免费为附近困难的父老乡亲诊病配药,难怪大家都叫她活菩萨。”

    云姨?凌威心中忽然闪出一张高贵庄重温和慈爱的脸颊,不错,一定是她,不仅救了自己还传授了医术,这里是青城山脚下,自己应该想到会遇见她,但是当年云姨吩咐不要回来,一定有原因,见她是万万不能的了。

    街对面的凉棚里,两位头上包着头巾的山里青年人抬着一张桌子和两张凳子放好,又在一旁摆了个大木板的案子,一位中年人肩膀宽阔,麻利地在案子上摆上许多小布袋,打开,一眼看去,凌威立即分辨出是一份份中药。

    摆完药材,那个中年人抬头看了看天空,瘦削的脸颊带着缕缕沧桑。凌威心中一动,差点叫出声来,哑叔,他就是跟在云姨身边的哑巴,凌威跌落龙骨崖后的几年都是他精心照顾,凌威做梦都经常梦到他。

    哑叔的哑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同时是个聋子,他的听力只是比正常人弱一点,不停做着手势和排队的人交流着什么。几分钟过后,一辆人力车靠近凉棚,缓缓走下一位中年妇人,淡绿色丝绸长裙淡雅得体,秀发挽在脑后,鹅蛋脸,虽然皮肤有点阳光晒的暗淡,但依然显得高贵端庄。

    中年妇人没有和任何人寒暄,直接走到桌子边坐下,在她对面一张凳子上立即坐下一个人,伸出手腕。中年妇人把脉的速度很快,稍着思索,立即写出一张方子交给一旁的哑叔,哑叔快速抓好药,用纸包包成几份,交给第一位接受诊治的人,那人拉住哑叔的手,弯腰点头似乎在说着很感激的话,哑叔挥了挥手把那人推到一边,倒不是对人不礼貌,而是因为第二张单子又到了。

    把脉开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