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一章占领小琉球(第1/2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双发达成初步共识之后,剩下的问题就只需要手下人去落实了,双方的会谈还算满意,张三在泉州外海转了一圈之后就回到琉球。

    年后陆续有俘虏的亲人被接到岛上,俘虏们得意恢复自由加入海军,张三也在二月份的时候,从第四舰队抽调了二十条船,又从陆军调了两个营主场远征军。

    这次的目标是小琉球,这里原本并不总要,现在的对倭国航线并不热门,倭国也没有什么消费能力,所以对于张三占领这里大家没有什么感觉。

    只有张三知道他这是为了和大宋打持久战准备的后路,那就是以小琉球为跳板攻略倭国,倭国除了大量的奴隶之外还有著名的石见银山。

    战争这个东西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许大宋君臣没有想象的那样懦弱,他们坚持了下来,原本张三以为一年能结束的战争大宋坚持了年。

    也许大宋的工匠智慧大爆发,提前研制出了克制张三海船的新兵器,也许有张三手下的武将或者工匠受不了朝廷封官许愿的y一u hu一带着张三的战船技术叛变了。

    也许自己的某一艘船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大宋俘虏,然后大宋迅速仿制了一大批战船跟自己拼消耗战,也许自己手底下有人在战争中倒戈。

    所以张三一直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仗真的打上几年自己拿什么坚持下去?所以除了加大对铜矿的开采力度之外,张三想到了这笔横财,石见银山。

    一座银山倭国开采了几百年,张三相信那里面的财富足够支持张三完成对宋战争,据说ri běn一直靠着石见银山占据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多少多少。

    所以张三打算要是明年的对宋战争要是陷入了拉锯战,那么张三新招募的陆军将全部投入对倭国作战之中,争取抢到石见银山用来维持自己的战争需求。

    许贯忠给出的推演意见是若是大宋君臣不能迅速的认清形势,建议张三占领扬州截断运河漕运,只要坚持半年那么大宋必然屈服。

    但是代价确是巨大的,暴露了琉球的登陆能力必然引起大宋君臣的反扑,到时候可能大宋就会把张三放在同西夏相同的战略地位,甚至更甚。

    毕竟占领战略要地的大城市,和只是袭扰一下沿海的渔村那完全是两个等级的敌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张三不希望硬碰硬的和大宋打一场。

    那将破坏自己的全部计划,到时候真的演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那真的可能让敌人有机可乘,张三需要时间准备,准备好对付骑兵的办法。

    进入三月之后,张三开始视察各处,并且频繁的安排工作,不在处理不重要的事情,终于这一系列的作为引起了军师团的警觉,终于在一个早上,四大军师联袂而至。

    接着就是一番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说教,接着又是张三关系到一国命运的请求,核心思想就是不允许张三去涉险,不让张三离开琉球。

    张三对他们的警觉很无奈,但是张三必须要回东京,现在还没有和大宋摊牌,东京很多事情不是张三想放就能放弃的,还有就是张三的推动花石纲计划需要张三亲自去推动。

    没错看鲁智深拔柳树只是顺带的,张三此次真正的目的是花石纲,自从去年赵佶命令修建神宵宫之后,江南地区就开始了寻找花石进献官家的热潮。

    但是这和以后修建艮岳时的疯狂相比那是不及万一。自从上次赵佶提出修建神宵宫的时候,张三就跟江南的情报机构打过招呼,寻找花石。

    去年那次闻焕章事件之后,张三更是加紧了花石的收集,大部分花石都准备齐备,现在唯一还缺少一个核心货物,而过年前也终于找到。

    这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高有九米,长有五米,宽三米,不仅造型奇特,而且挺拔雄伟,更有九个空洞中长有九棵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