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章 曙光 2(第1/3页)  穿越而来的曙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穿越而来的曙光最新章节!

    元老院军队针对旅顺计划的大型后勤准备工作其实还是早在计划制定后就已经开始了,军事装备部根据可能会被送往北方作战的军力对士兵们的北方作战装备进行提前采购,德国人在二战中对苏作战的严重准备不足依旧让军事委员会中的元老们记忆犹新,志愿军入朝作战冬装严重不足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也是让人颇感惋惜。军事装备部的元老们丝毫不希望在同样的问题上重蹈覆辙,尤其是现在已经处于小冰河期,因此现在的他们在夏天还没到来时就已经把冬季装备的采购列入了采购计划,为这些即将被投入北方作战的士兵们不仅按人数配发填充了棉花和兔毛的军大衣和棉裤,军用皮靴里也是有厚厚的绒毛,能够保证脚的温暖,除了厚厚的棉袜之外,还给他们准备了特制的包脚布以保持脚的干燥。

    这些都是根据北上大队在山西作战时的教训而进行的改进,即便是当时北上大队的装备针对于武朝军队而言堪称奢侈,并且还有着近乎完善的后勤保障,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士兵被冻伤的情况,其中甚至有一名士兵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之中造成了手臂冻伤险些截肢。这次北上行动用实践验证了光靠呢料大衣是不足以保护士兵在寒冬的温暖,因此棉衣不得不进入到了元老院装备序列之中。相比之下棉衣的外形臃肿,士兵穿着作战多有不便,但是作战的时间只是非作战时间的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要保暖还是只能靠棉衣。

    除了棉衣棉裤,士兵们还配发有在旧世界被称作“雷锋帽”或者“火车头帽”的带护耳棉帽,棉衣棉裤以及棉帽的用料都为棉质斜纹布,不仅耐刮,还有着防风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延长军服寿命。相对于衣服,武器方面也终于有了较大的改变,原本各兵种都是装备的一六二八步枪甚至元老院步枪,这些使用十二毫米纸质或者金属定装弹的步枪不仅沉重,而且可靠性较低,射程也较近,装填繁琐,对于元老们而言早已不堪使用,但是由于为了节约国防预算因此一直沿用。此次北上行动中外籍军团首先装备了由林深河的武器开发部门试制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之后就已经不可避免的“爱上了”这些能够连发的武器,尽管参联会与军事装备部事后对这种武器开发部门“先斩后奏”的做法感到非常地不满,但是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已经用过了半自动和自动武器的部队不可能再转回去重新使用那些单发的步枪了,因此即便是军事装备部一百万个不情愿,但是也不得不向武器生产厂下达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生产订单开始逐步更换部队的老式步枪。

    其实让他们下定决心正式更换步枪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赵家寨守卫战的过程,一个没有怎么接触过半自动步枪的司机带着一群连枪都没拿过的山东姑娘们,就把上千响马的进攻阻挡在外,还打死打伤上百人,如果是使用元老院步枪,他们一点儿也不怀疑赵家寨会在第一时间陷落。

    根据军事装备部的选型,最终选择了仿自G43型的半自动步枪,和同期生产的仿自加兰德步枪与ZH29步枪相比,这种步枪的战场适应性更好,采用的短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能够节约更多的资源,同时闭锁系统也远比同期的其他同类步枪更可靠,它使用的十发或者二十发的弹匣能够快速进行更换,不需要像加兰德步枪那样必须用手指将弹夹一直压入弹仓底部有着被枪机打断手指的可能。旧世界的步枪上并没有刺刀座,采用的也是V型标尺照门和刀片型准星,为了能够使用以前的刺刀,在选型时装备部也作出了要求,为了适应元老院武器的一系列使用习惯,被选择的G43半自动步枪必须有刺刀座以安装刺刀进行近战并且将瞄准具改为片状准星与觇孔式照门,做出了修改的半自动步枪被命名为“一六三零年式半自动步枪”,由于它是元老院部队正是装备的第一种半自动步枪,因此也被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