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4页)  百战奇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叹曰:“谁能为我通凉州讨此虏者乎?”朝臣莫对。司马督马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若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如何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对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类何足灭者!”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隆募[限]腰开弩三十六钧②,立标拣试,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于是率其众西渡温水,虏树机能③等以众万骑,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用鹿角车,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隆到武威,虏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率万金众归,隆前后诛杀及降附者数万。又率善戎没骨能等与木机能等战,斩之,凉州遂平。

    【注释】

    ①广地则用军车: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地广则用鹿角车营”。意思是,在开阔地域作战,就要使用战车部队。

    ②钧:中国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一钧为三十斤。

    ③树机能:羌族的一个部落首领。下文的猝跋韩、且万能、没骨能等皆为羌族的部落首领

    信 战

    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①

    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归长安,遣司马懿督张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②。时魏军始阵,幡兵③适jiāo,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④,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住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注释】

    ①信则不欺:语出《六韬龙韬论将第十九》。意思是,为将帅者应当具备诚信而不欺诈的思想品格。

    ②十二更下,在者八万: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留守阵地的只有八万人。

    ③幡兵:幡,同“”,旌旗;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

    ④得原失信:得到原国而失掉信义。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春秋时,晋文公率兵围攻原国,预定三天攻下,但届期未克,晋文公即下令退兵。这时,有侦察人员从围城中出,向晋文公报告说:“原人准备投降了。”军吏也建议不要撤兵。晋文公说:“信,国家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于是,退兵三十里,而原国也归降了。

    教 战

    凡yù兴师,必先教战。三军之士,素习离、合、聚、散之法,备谙①坐、作、进、退之令,使之遇敌,视旌麾以应变,听金鼓而进退。如此,则战无不胜。法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②

    战国时,魏将吴起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教习,乃授其兵,是为将事。”

    【注释】

    ①备谙:万全(或全面)熟悉(或熟记)。

    ②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意思是,使用未经训练的民众去作战,就意味着白白抛弃他们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