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 章(第1/4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完好的公路直取半岛南端的釜山了。那时,整个朝鲜就是他们的了。

    麦克阿瑟自己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被击败的、溃散的军队形成一股可怕的逆流。南朝鲜军队完全是在狼狈溃逃……溃不成军……气喘吁吁的军队……被满身尘土、挤来挤去的逃难人群拥塞得不能举步。

    在山上,麦克阿瑟待了一个小时。除了指着汉江上那座被zhà毁的大桥残留的桥身说了一句"zhà掉它"之外,麦克阿瑟一直没有说话。

    回到水原机场边那所破烂的校舍,麦克阿瑟和李承晚又谈了一个小时,之后,他飞回了东京。麦克阿瑟向李承晚许诺会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同时,据他后来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当时,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形成,包括建立美军的立足点和策划几个月之后震惊世界的仁川登陆。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必须出动地面部队。麦克阿瑟回到东京,对记者明确表示:"给我两个美军师,就能守住朝鲜。"

    麦克阿瑟又犯了个惹是生非的错误。美军出动地面部队,必须经过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讨论,并且只有总统才有权发布命令。为了让自己和总统较劲儿的游戏更加明确,他对记者们说:"我会向总统建议出动两个美军师,但不知道总统是否会采纳我的建议。"

    紧接着,麦克阿瑟在没有华盛顿授权的情况下,于30日访问了台湾。"巴丹"号因故比预定的时间晚到了,可蒋介石还是兴奋地等待着。麦克阿瑟于朝鲜战争bào发后的此次台湾之行,到底与蒋介石达成了什么政治jiāo易,至今还是一个谜。但蒋介石坚决要求出动3.2万名士兵参战的事很快就见了报纸。麦克阿瑟擅自对台湾的访问引起了杜鲁门极大的反感,而对此最敏感的,莫过于中国共产党人。麦克阿瑟的台湾之行,彻底地把自已与新中国对立了起来,这对日后朝鲜战争的发展和结局起着微妙但的确又是重要的作用。

    还是6月27日这一天,美国三军参谋长经过彻夜研究,终于得出结论:光靠美国空军的介入是无法挽救南朝鲜局势的。

    可动用地面部队就意味着美国在朝鲜全面参战,这是一个有关国家利益的、万分敏感的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始终在欧洲。对于远东,美国没有大规模介人的计划。

    而且,美国人心理上的大患是苏联,朝鲜战争如果升级,一旦苏联介入,对美国来讲是绝对的麻烦。所以,没有人敢向总统提出这个建议。但是,到了28日,关于朝鲜战局的危急情况不断地报来,尤其震惊了华盛顿的是,汉城已经被北朝鲜军队占领。于是,三军参谋长们坚定地认为,除了出动美国的地面部队之外,绝对没有其他办法了。上午,参谋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谨慎的战争升级计划。

    28日深夜,麦克阿瑟又向华盛顿发出了一个长达2000字的电报,详细阐述了南朝鲜军的处境,说这支军队"完全丧失了反击的能力",淮一的希望是"在朝鲜作战区域投入美国地面部队"。他希望"从日本抽调两个师的兵力,供初期的反攻使用"。

    在电报的最后,麦克阿瑟又使用了那种"要么听我的,要么就拉倒"的狂妄口气:"除非明文规定在这一饱受战火躁路的地域充分使用陆海空战斗部队,否则我们的任务将是无谓地付出大量生命、金钱和荣誉的代价,最糟糕的甚至可能会在劫难逃。"

    麦克阿瑟半夜发来的电报把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弄得焦灼不安。他连夜召集五角大楼的高级会议,与麦克阿瑟通过电传开始了辩论式的探讨。

    华盛顿先发出的电文如下:陆军部一号你的C56924电报提议授权一事,将由总统做出决定,这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供他考虑。同时,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当晚早些时候发给你的指示,授权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