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5页)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难,今身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同时宣称支持汪主政,他主军.

    1932年3月6日,军事委员会恢复,蒋被推举为委员长.蒋介石以退为进之计再度得以实现.

    通观蒋介石的两次下台又上台,可以看出他每次下台都是外界逼迫所致,但他耍尽权术,总是以自动引退的姿态出现,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蒋的下台,每次都是权宜之计,下台的同时预为上台铺路,还拆别人的台.

    那么他的第三次下野是否也是如此呢?今天的退却能换回当年的荣耀吗?

    回到溪口的当夜,蒋介石草草用过晚餐,便虎着脸一言不发回到房间.陪侍于侧的蒋经国忙闪身跟了进去.

    "经国,"蒋介石爱怜地唤道,"不用管我,你慢慢吃,我已老迈,食少事烦."

    "父亲,"蒋经国躬身垂立于一旁,毕恭毕敬道,"孩儿见父亲胃口不佳,值此党国危难之际,亦不能分忧于万一,实在是问心有愧."

    "坐下吧,"蒋介石朝旁边的竹椅呶了呶嘴,欣慰中却不无愤懑,"这次我之下野,固不能说全无国际环境之影响,但其重要因素还是由于我们内在矛盾关系所致."

    "孩儿明白."

    "你明白就好."蒋介石砸着满嘴的假牙,叹息道,"元旦时,我征求党内同志有关我下野的意见时,我就说过,我这次下野,不是因为'共党',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孩儿以为除了父亲,党内还无人能收拾眼前残局."蒋经国满脸虔诚地望着父亲.

    "那你的看法呢?"蒋介石瞟一眼儿子,饶有兴趣地问道.

    "孩儿对父亲引退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些肤浅的分析与判断."蒋经国将有些冷僵的手往火炉前一伸,呼出一口热气道:"第一,匪军南下渡江攻京沪.其次,如果李宗仁一味妄求和平,则正中共匪下怀.目前,共军陈兵江北,迫李宗仁等组织联合政府,受匪cāo纵,并派兵进驻南京.共产党一旦用政治方法瓦解南京,必然各个宰割,不战而据全国."

    "有道理."蒋介石脸上蓦然秋霜集结,点着头道,"李德邻(宗仁)一味妄求和平,实则丧权辱国."

    "父亲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受到鼓励的蒋经国收回已烤热的双手,继续说道:"如果李宗仁当政,必然撤换大批军政要员,或由共匪加以收买,使彼等屈膝投降."

    "我就是不放心这个."蒋介石伸出食指往前点了点,"因此,下野之前,我都作了妥善安排."

    "正因为如此,我担心……"蒋经国偷望一眼父亲,嗫嚅道:"李宗仁挟私愤而报恨于公,他会对父亲个人极端诬蔑、诋毁、诽谤、侮辱,使我们无立足余地,不复能为fǎn gòng救国的革命领导中心."

    蒋介石却一言不发,面若止水.

    已跟随父亲多年的蒋经国明白,这是在鼓励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于是,他又愤然作色道:"不独于此,李宗仁为共匪所逼,会放弃南京,以迁都广州为名,割据两广,希图自保.美国人这时也会暂取静观态度,停止援助.到时,俄帝积极援共,补充其军费,建立其空军,使我南方各省军政俱在威胁之下,完全崩溃,无法抵抗."

    "这是我至为担心的."蒋介石显然对最后一点及共产党拥有海空军而深为忧虑,"就过去一年失败的情形看来,以军队纲纪的败坏是最为严重."

    "可是目前的局势……"蒋经国的话明显透出了自己的心余力绌.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一般军长、师长,不经过请假的手续,可以随便离开自己的职守,自由行动.即此一点,就足以看到我们军队的纪律扫地."蒋介石沉痛地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