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章 正经的亲事(第2/7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定要这样,倒也未必,不过是家里人如今对正经如敬大宾。

    正经则从曾祖母处开始拜,一丝不苟直到父母亲面前。

    这就是如今的文章侯府,快比十数代的老夫子门第还要板正。等到拜完,正经恢复八岁孩子的活泼――自他出京三年,跟以前相比灵动许多。又刚到手盔甲兴奋在所难免――嚷着让长辈看他新到手的东西。

    曾祖母老孙氏忍到正经满意的让把箱子收入库房,叫他到面前问:“你有相中的姑娘没有?说出来吧,免得到时候大家为你定亲,跑出来抢亲的。”

    长辈们又笑着,正经摇头:“亲事是父母之命,我听父母亲的。”

    因掌珠回话学的齐全,老侯夫人生出和掌珠在宫里一样的想法:“董家愿意定添喜?是不是也愿意定正经。”

    正经人儿虽小,却知道回避。见说他的亲事,说他还要回去陪刚定亲的胖孩子和好孩子,上小马回去姨丈家对这一对小夫妻道谢。

    他走了,韩世拓对母亲实话实说:“正经出息,轻易给他定一个,我不情愿。不轻易给他定,人家不答应。”

    老侯夫人见眼前花团锦簇的热闹,完全忘记她家背着的“黑锅”,诧异地道:“侯世子却不能挑几门亲事?”

    “母亲,董家嫡枝里没有和正经相配的小姑娘,定旁枝,也得媳妇祖母出面。正经和添喜不一样,正经是男孩子。这不是董家不提他的理由,而是董家至多只能包容一个,总不能在这种年头儿让他们全包下来。”

    老侯夫人隐隐生气:“包容这话从哪里出来的?正经如今是出游过的好孩子,京里的头一份儿那排行里,你二叔也因为出游而官升一级……”

    文章老侯清清嗓子:“清明的时候我们不在家,你有给福王和太妃烧点儿钱吗?”

    “当啷!”

    老侯夫人把茶碗失手。

    随后她大惊失色:“这这……”掩面垂泪有了泣声:“我苦命的正经啊,全是让拖累的。”

    老孙氏也不再说话。

    见她们想起来,老侯等男人们松一口气。虽然他们极不愿意提及福王,但绕着弯子说话累人。

    清明时候虽不会公然给福王母子烧纸钱,但在别人眼里也会怀疑。福王的尸骸又是文章侯府所收所葬。老侯夫人哭着哭着把这些全想到,逼着丈夫和儿子这就拿主意:“正经亲事怎么办,好孩子定到镇南王府去,你们就没为正经想过不成!”

    韩世拓道:“勉强要定,董家阮家门里选一个也不是不行。但勉强的,就跟我刚才说包容母亲不喜欢一样,我也不喜欢。全家都知道正经有出息,不如等他长大,最好有所长后再定,心里方能痛快。”

    “那你要耽误他到什么年纪?”文章老侯夫人盼下下一代的心情跟任何一位老太太一样,她硬挤出一个人:“与其把正经拿出去求亲让人嫌弃,不如定下现成的。媳妇的表妹家里,那大花不就是个姑娘。”

    “呃,那也黑了些吧,也粗壮了些……”韩世拓想想自己家里的境况一到关键时候就露怯,还挑别人透着可笑没说下去。

    “大嫂,我赞成世拓的话。等正经再大些定亲不迟。”二老爷压低嗓音:“有件事儿我一直没说,升我官职,是本司衙门中的小衙门之首。拜上官那天,他把我好好敲打一番。说这是皇上给咱们家的机会,让咱们家时刻记着洗去福王之耻。这个帽子扣在这一代里难让人忘记,正经以后的路并不顺畅。浑浑噩噩的能过,但咱们看正经是那样的孩子吗?也不能他长大了还依靠袁家许多。能还些回去才是知恩之人。勉强的亲事,包容的亲事,那是浑浑噩噩的日子,不定也罢。”

    他说完,二太太因不是自己房头而旁观者清,倒不是不关心正经。也道:“是啊,大嫂,安家老太太是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