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七章 遇灾(第3/10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莹润的光芒,似让秋雨洗出明亮。

    大人们也不在乎秋雨,他们上路经的就是风霜雨雪,这几天里难过不会是天天。虽然现在人濡湿般的难过,在马车里也避不开。但一想到投下客栈,热水桶里泡一泡的滋味儿,眼前的不痛快也就放下来。

    他们聚在一起商议而逐渐严肃的面容上,为说的是别的事情。

    一开始是袁训、二老王和万大同私下里说了几句,袁训是个为首的,二殿下端详到他愀然不乐若有所思,回到车里又没有公事的时候,兄弟们推敲一回。

    两兄弟都参与政事,这就一想就能明了。而一明了觉得事情不小,有掺和的心,让人把袁训等人请过来,大家披着蓑衣在马车后面围成一个圈子。

    “如果我们没有记错,这是秋收前后吧?还不停的下雨?”太子、齐王疑惑上眉宇。

    大学士叹气:“是啊,我们就在说这附近的州县要受损失。说不好还会有灾民。”

    他说过,是二老王开口:“只怕已经有灾民,今年这里要赈灾了。”

    这些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听到受灾才会都有忧愁。齐王和太子这二位皇子更不例外,受灾的地方多,国库里收的银子少了不说,还要多拨出救济银两,对帝王们来说,遇灾而色变是不夸张的事情。

    二位殿下就对袁训看去,大主意还得这为首的人作主才行。迟疑地道:“不然,我们去看看?这里有了差使不是吗?”

    梁山老王不用等袁训回答,先微微一笑,是他几十年统帅的人,猜得到袁训的回答。

    果然,袁训正色道:“殿下,苏州那边估计等急了,一件事是一件事,咱们赶路要紧。”

    二位殿下讪讪的,却不能不承认袁训的话是对的。正要打消念头,袁训正容地又道:“但殿下关心这件事情,这是应当应分。请殿下派得力人手前往,查看地方官救济是不是及时,有没有藏私。”

    镇南老王也轻含笑容,想小袁这个人年纪不过三十刚出去,当差却是又圆滑又周到又谨慎,跟个老狐狸没有区别。

    齐王去苏州是有圣命的,虽然对他没有约束时间。但如果换成别的人,到的时间有限制的话,晚到一天都是罪名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

    饶是没有约束时间,如果苏州有什么外国使臣等着见面,而殿下临时遇到个大盗,跟他离开的远,他就地拿强盗去了。再不然,他就地查查哪个县城出了冤枉事情去了。那这一辈子,齐王殿下东一绕西一拐,他别想走到苏州。

    要说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哪个地方找不出来呢?

    所以有地方官,出了事情由地方官率先承担。殿下有事,应该先办自己的,袁训驳回二殿下并没有错的地方。

    但殿下是什么身份,皇子龙脉,遇到灾情不知道些什么,以后说不好哪天怪上袁训也就不好。袁训也就提议让他们去个人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兴许本地救灾及时,二殿下也算有监查之举动,皇上面前说得过去,对自己内心也有交待,这就万无一失。

    这种万无一失,可以说袁训当差老辣,为人谨慎,也可以说他极其圆滑,以后二殿下回想到这件事,是寻不了他的错处。

    他这样想着,耳边二殿下齐声欣喜:“就这样办,成成。”这就吩咐得力的差人,二位殿下各打发去一个。

    张大学士分明见到袁训一瞥到一旁,钟南伤好得差不多,他在船上过得不错,收到表叔神情,抢着说去。

    这个年青人也太机灵,张大学士也是这样的想。这样的想法,也让大学士心头宽松一分。他屡屡有意无意的输给袁训,这就有个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老夫老了,哪里是年青人的对手呢?大学士在雨中故作怅然。

    钟南拼死护过齐王,齐王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