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七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3/8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暖和。皇帝觉得这一方地面可以放心,这寻常的东西足可以过冬,抵得上一件小棉袄。

    现在只差这东西的价格,和原料:面和驴肉,炭火的价格。太子信中一定会写,别人的信里也会写,皇帝先不着急。

    火烧吃得口干,皇帝又吃金丝小枣。吃上两三个,想了起来,让人取来上贡的小枣。看一看,镇南王送来的比上贡的小,而且酸味稍重。但酸能生津液,小呢,才是寻常百姓们吃的,街头上随意卖的。皇帝更加满意。

    这一方的百姓们日常有这些东西吃,身体好有力气,就能做活。百姓们都能做活,国力就富强不是。

    皇帝吩咐太监:“把余下的收好,明天早上还是这个。”太监答应着。皇帝徐徐又道:“赏,镇南王府古玩两件,忠毅侯府古玩一件。”

    并没有只吃元皓送的,就忘记别的人。没有赏太子并不是对他不满意,是此时显露对元皓的满意。对梁山王府一向不薄,不给一件东西王府就会生变这话,不存在。

    袁训府上一定要赏,他是个带路人。

    ……

    镇南王到太上皇宫中,太上皇、太后、瑞庆长公主和袁国夫人、安老太太在这里说话。

    加寿姐弟们不在家,瑞庆长公主多多的进来陪伴,把多喜郡主送进来,也多见加喜。

    袁国夫人也是一样的心情,时常的来见加喜,或者把加喜送进宫里见太后。

    撇下安老太太这事,袁国夫人不会做,老太太总是同行。增喜添喜也就跟进来,美其名曰陪伴加喜,其实加喜还是睡得多的时候,只是一个陪着加喜睡觉。

    他们聚在一起,说的话题大多是出游在外的人。

    长公主笑吟吟:“父皇母后,又要冬天,往年加寿在的时候,总会请我和娴表姐一同商议,说开粥棚的事情。今年加寿他们不在,粥棚也是要开的。”

    太后说是,顺便问下陈留郡王妃却不在?

    袁夫人笑道:“山西来的亲戚要回去,她留在家里打点送行,明儿才进来。”

    太后就不再问,和长公主有说有笑的谈论粥棚。

    “跟往年一样吧,寿姐儿单独一座粥棚,佳禄也要有一个,”

    长公主含笑打断:“母后,禄二爷的人马还在,让她开个药棚吧?让章太医开出防风寒治风寒的药材,我问过他,他说有些药材价格不高,管得起许多人。”

    “嗯嗯嗯,”太上皇连连点头:“这风寒一过,也是一大片的人。”

    太后就改口:“佳禄给她设一个药粥棚,加福,”说到这里,大家一起笑,太后笑得呵呵几声才稳住:“加福往年从不要我们上心,只教给梁山王府。”

    袁夫人和安老太太称是。

    长公主眉飞色舞:“执瑜执璞往年是一个棚,小六又是一个,元皓呀,今年也要有一个,”

    又对安老太太笑:“增喜添喜,你不给她们弄一个?”老太太得到公主提名,自然称是。能跟着加寿他们办粥棚,老太太巴不得如此。

    “嗯嗯嗯,”太上皇又开始点头附合女儿:“元皓如今愈发惜老怜贫,他还请那个几蛋子吃饭来着?”对着太后笑容可掬又提一回。

    太后假装埋怨他:“二,是个二蛋子,您呐,不把元皓放心上,所以想不起来。如今是周济三狗子,”

    太上皇悠然:“这一回我记得清楚,他没有请三狗子吃饭,是送他十两银子,让他买肉吃,吃了长力气。”再做个解释:“我是把元皓天天放心上,二和三都不想。”

    说到这里已经很欢笑,外面有人回话:“镇南王爷求见。”太上皇和太后说即刻进来,长公主等还不能知道镇南王离京几天,却能见到袁训一行,只盼望行人的心情。

    镇南王双手捧着包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