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七章,(第2/3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袁训没有听到,就是听到也不会理会他。萧观的用意是司马昭之心,相信皇上也是心中有数。

    自己的这位哥哥和亲家,本来是想把姐丈撵进京里,他好一个人指挥全军。弄不来姐丈,就让葛通晦气一回,顺便的,让葛通打的主意知难而退。

    因为战时借调军需素有旧例,平阳县主和葛通的父亲也不是软性子,袁训只来尽尽兄弟情意,也就把心移到另一件公事上面。

    他走进衙门,见和昨天一样,或者说和开春以后一样,每天是川流不息的人进兵部。

    梁山王集全国之兵力报旧年之仇,几乎所有边城全让他调动。东边临海的海盗也磨刀霍霍,打着国中空虚,他们趁火打劫的心。

    一应支应军需的驿站,一天到晚连轴儿转。这跟开春以后路好走方便运送有关,也和袁训在开春后的数个紧急公文,令各处不得耽误王爷一时一刻的供给有关。

    梁山王在前面的好与不好,是袁训时时挂念的第二件公事。

    满院子里的人见到他行礼,袁训浑然不觉。只提高嗓音一声知会:“都来见我!”

    “是!”一个愣头愣脑的外地公差跟着答应,旁边的杂役碰碰他,见他年长,称呼他一声:“我说哥哥,您是头一回进京吧?那说话的是我们尚书,你答应着?难道大人说的人有你一个?”

    外地公差到处乱瞟:“大人在这院子里说的话,难道不是对大家说的?”

    杂役悄悄的指着让他看:“你看刚进去的那一位,那是宋侍郎,以前也是军中有名的将军,他进去了不是?”

    “你再看那一位,沉稳干练,那是梁山王府的家将,奴才出身,但跟着梁山老王爷一辈子,如今是我们的荀侍郎,别看尚书大人不待见他,但真的商议公事,从来少不了他。”

    公差光看威风的官袍就更晕乎,只抓住一句话:“尚书和侍郎不好吗?”

    “这与你来办的差使没关系,忙你的去吧。”杂役知道失言,把脸一翻。

    他虽然是个兵部的杂役,也不怕这外地的官员。县官这东西又怎么样?你不如我在这里现当差不是?

    公差羡慕的往大人进的公事房看看,也知道他没有缘分进去,按杂役指的路,去找他应该联系的官员。

    袁训的公事房里,有人把门阖上。

    ……

    巨大的沙盘摆在当中,如果萧观在这里,一定会诧异:“这不是我们正打的地方!”

    宋程和荀川手里各有好几张地图,根据地图往上面添山脉流水。两个郎中,有一个赞叹道:“今天比昨天还要齐全。”

    袁训双手按在沙盘边上,目不转睛看着地势,一面回他的话:“这就是平日勤谨的好处,这地方我去过,记的有一段地形。小宋荀侍郎都去过,当将军的哪有不描地图的,还有梁山王府里存的有旧地图,一段一段的连起来,这是大约的样子。”

    荀川听到“小宋荀侍郎”,难免往袁训面上瞅一眼。到宋程那里就是小宋,听着多亲切。到我这里就是官称荀侍郎,你袁大人生怕别人不记得我跟你不好是怎么着?

    袁训一门心思在沙盘上,他没有看见。有一个员外郎以前打过仗,他也在这里参与商议,他看在眼里。

    员外郎怕尚书和侍郎又要生气,息事宁人的描补道:“宋侍郎荀侍郎都曾是英勇的将军,佩服,我等佩服。”

    荀川低下头,露出点儿不屑。这不屑不是针对袁训,不是针对说话的员外郎,是针对员外郎这多事的描补。

    论道理员外郎是好意,但荀川哪里要他帮忙。荀川心想那位是王府的亲家,我是王爷的家将。这还用比吗?自然是他高我低。有朝一日,老王爷气,尚书就是横眉怒目,我也得巴结他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