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七章,加寿痛责柳义(第3/8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求赦免,父皇相比较起来,应该最伤心。

    太子直着双眼:“父皇正在难过,母后和父皇是敌体,理当分忧,我理当分忧……”疼爱自己的母后却让自己趁火打劫,在这时候分上一怀人情的羹。

    如果没有袁训的提醒,太子也许听从。但让袁训提醒,太子面对皇后的话他先伤心难耐。夫妻不应该是互扶持的吗?自己是母后唯一的儿子,现在为太子,足见父皇对母后有情意。母后她却让自己抓住机会培植自己小势力?

    在昨夜想通自己的岳父为人实在精明强干,岳父出自父皇门下。太子就不难想到自己的父皇精明想必过于岳父,不然怎么会有岳父这样的人出来?

    太子心头痛伤一片,母后出这主意,倒不怕把自己折进去,也把母后对父皇的猜疑表露无遗。太子强自压抑住难过,用面无表情来掩饰。

    母后她不知道父皇早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办,因为自己就更不能乱进言,但想得通透,也就随时可以进言。

    他怔怔的只是想心事,皇后把话说完,柔和的眸子放到他面上,见太子只是出神,带笑道:“你是怕你父皇不成?”

    皇后想说的,应该是怕你父皇不悦不成?没说完整,把太子打醒。太子定定神,左右看上一看。

    自然是没有人的,为好说话全都屏退。但宫闱中要是屏退人就守得住秘密,也就没有历史上很多事件发生。

    太子先稳住自己,向皇后恭敬地道:“母后这话不应该对儿臣说,造反是大罪,就有赦免,也是父皇议定,或与重臣们议定。旁的人怎么能多话?又母后素来平和,从不管朝政事。这话只能是有人告诉?是谁?儿臣要拿他问罪。”

    不管这里有没有人,他的语言中一片谨慎。

    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犹豫谁会没有?但各有各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太子在这里只先安抚皇后。

    皇后愕然:“你这孩子,太子,我一片心思为你好,为你往后平顺考虑。”太子含笑:“儿臣多谢母后,还请母后放心,父皇为儿臣指几位好师傅,他们对待儿臣从不敢出差错,兢兢业业足可敬佩。”

    皇后到这里才明白儿子是反对自己的话,总有些恼怒。微沉下脸:“你大了,不听我的了,唉,不过你小的时候就养到太后面前,也没听我的,这就生疏上来。”

    太子垂头听着,他对这话不陌生。在父皇不往母后这里来,自己就成母后唯一盼头,来的次数少,或者来呆的时候短,母后就说自己和她生疏。

    太子的年纪已能体谅皇后的焦虑,他总是安慰皇后:“母后就我一个儿子,咱们可有什么生疏的呢?”

    这样一说,皇后就释然不少。又和太子说上几句,太子说有事回去。柳义最爱巴结,跟着送出来。

    在没有人的地方,太子让跟的人散开看着人,单把柳义叫到面前。沉下脸责问:“你是侍候母后的老人,以后不许对母后乱说乱学话。”

    柳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他对皇后出的主意,他还觉得挺美,以为自己可以当大功臣,见太子责备,柳义忙说冤枉,说自己忠心侍候娘娘,从没有过二心。

    太子面对皇后时,都觉得她说的话不能给别人听,对着柳义更不明说。狠狠交待着:“以后有话来回我!有人给母后气受,也及早来回我,少让母后生气,我重赏你。”

    柳义连声答应着,还以为皇后把对嫔妃的不满告诉太子,太子关心皇后这是他乐于见到的事情,点头如捣蒜似的答应,太子给他一块银子,带着跟的人回府,柳义回宫去见皇后。

    ……

    “太子殿下他不答应?”柳义纳闷,我的主意没什么不好不是吗?

    皇后黑着个脸:“说来说去我是为了他,他反而让我不要干涉政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