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章,身世披露(第3/9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失笑:“是这个原因。”

    他坐了起来,目光灼灼全无睡意。问出这种问题,又身处乱中,中宫也睡不着,同坐起来,斜倚在他肩头上,眼神儿迷蒙,还似在回忆中。

    “你几岁离的家?”悠悠的问话似帘下一笼微淡月,水般荡漾着。

    中宫凄凉上来:“不记得了。”

    皇帝奇怪,扫一记眸光过来,中宫强打精神:“被卖的时候也许是六岁,也许是七、八岁,”她很自然的就说出来,在她的潜意识里,早觉得会有这样一天。也许在她的梦中,曾这样倾诉过。

    因此说得全无芥蒂,只是思索不易,把眉头颦起。

    “让卖了又卖,路上过了几个年都不记得,到我养父家中,爹娘给我定下年纪,就从那开始记起。”

    路上的秋风,中宫衣单薄寒,因为冷,以为过了一个年。真的冬天来了,听到鞭炮声,又以为过了一个年。春寒料峭,又不知道是什么季节。

    她记得的不好的回忆,不愿意去想。

    “你应该早告诉朕。”皇帝略有指责。

    中宫苦笑:“臣妾的身臣,为宫规不容。”

    “不要提宫规,朕头痛。”皇帝话中一层一层的愤怒上来:“朕也不想再仁德,朕对天下人太仁德了,养出一帮子祸患。”

    如果是太子在这里,太子会附和,会有相同的恼怒。但中宫不是,做为不涉政事的人,她留有几分清明。

    见烛光下的老人青筋爆出在额头上,她担心他的身体,也担心他的心情。应该劝几句,又有什么系得中宫不开口为好。这是直觉,是警觉,是中宫在皇帝身边几十年最好的护身符。

    他在气头上,消消气再劝不迟。中宫这样想着,又依偎过去。肩头,多出来暖暖的手臂。调侃的语声也同时响起:“你应该怎么谢朕?朕成全了你。”

    中宫莞尔的很轻松。

    多年旧事一吐为快,还是向她的枕边人,而他表示他早就知道。随着话,有种叫亲情的亲昵——夫妻处久了都有亲情吧——在两个之间升起,把他们并肩靠坐间的缝隙填得满满。让他们忘记外宫里有无数的乱兵,就是没有乱兵,现在也是正月里的冬天。

    春天,早早的出现在这里。

    皇帝越说越得意。

    “对着镜子照照去,看看你们的鼻子和眼睛不像吗?昭勇将军和瑞庆和太子都有相似的地方,朕就奇怪除了朕,怎么全眼神不清,都没有看出来。”

    中宫忍俊不禁。

    身边的人眉头飞扬:“你得好好谢朕,你想天天见到他,太子举荐他当公主师,劝谏的人多了,太子不能全挡着,往朕这里来说,是朕拦下来,他能一直进宫。”

    中宫眼眶有点儿湿。

    “还有他当探花,还真敢夸口,没下场就和阮英明胡吹,”皇帝在这里更自得:“朕亲笔点的!”

    这的确是皇帝的功劳。

    一甲三名,从状元到榜眼到探花,全有运气的成分在对。有的皇帝见状元名字起的不对他胃口,哪怕文章再好,也能落到二甲里去。

    就没有殿试那天,皇帝当殿点探花,袁训中探花,也还是要皇帝亲点。

    中宫又要笑,埋怨着侄子:“年纪小,这牛本不应该吹。”

    “我倒觉得他吹得好,有胆量,也有底气。他后来去从军,朕高看了他一眼。”

    中宫抱了抱手臂,对皇帝这句话她就不接。她轻声道:“总算他要回来了,不过,”电光火石般,中宫向皇帝喜盈盈望去,想到什么。

    外宫里的兵乱,中宫却看不出皇帝的慌乱。还有能收到消息,太子和公主、皇太孙全安然出城。

    以中宫对皇帝几十年的了解来说,不信他在皇权将倒时,还能和自己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