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弟妹在哪里?(第2/9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二太太倒碗茶送过去。二老爷正喉干渴涩,见茶来得正好,拿在手上一气饮干,那眼珠子渐渐的会动,有种慑人的神气也冒出来。

    嗖嗖的,有点儿像宝珠发上的珍珠放白光。

    “太太,明天回家去见舅兄,告诉他我的事情放手去办。怕什么!”二老爷忽然豪情大作。而他的豪情,也来得很有理由。

    朝廷的风向,本就是一阵子又一阵子。

    有一年喜欢词人,凡是会作词的都跟着沾光。地方官里要选送他们,省中大员们要优选他们,生怕一不小心他们进到哪位贵戚的家中,以后不好相见。

    又有一年,对以往的大案进行重纠。纠出来有一个御史当时无错。那御史早就去了,但他的后人整个家族全沾了光。

    在文章侯二老爷都把袁训蔑视,而认为幕后是太子殿下在伸手后,二老爷就决定了。他求外官的事可以放开手去找人。

    以前不敢找的人,大胆去找。

    以前不敢结交的人,大胆去寻。

    怕什么?

    后面有殿下呢。而本朝从前几代开始就是如此,皇帝放权给太子,几代太子都是没有登基开始,就握权于京中。

    二老爷眼珠子白光冒得更邪乎时,他的形容儿也就更吓人。他鼓着眼,鼓着腮,额头上全是头盖骨无法自主的鼓起,也恨不能即时多出个大包,像寿星老儿的额头一样,往外凸硌到人才好。

    在二太太不明就里的注视之下,二老爷往外面走。厅上还有重要的客人,南安侯祖孙就像是贵客,还有他的胞妹肯前来,也一样是府上贵客,而另外那位“小袁”,身后有太子殿下,也是一样的贵重。

    二老爷就再回到厅上待客,见兄长文章侯还在思忖不语。这真是奇怪,当主人的反而沉默起来,说明文章侯心中一直揣摩不定。幸好南安侯祖孙自己可以攀谈,也可以听袁训和别人的对话。

    和袁训正在说话的,是韩府上的三老爷。

    三老爷没有长兄正在转的弯弯,也没有二哥那样的“魄力”,他就想着和袁训多说几句,多熟悉熟悉,以后有事也好麻烦他。

    他正在聊韩世拓离京后,可能经过的地方。

    先从大同说起。袁训说他是那里出生,三老爷就以为袁训一定是把侄子送往大同。

    大同,在古代算是边城。古代版图中,元朝最大,这个不用怀疑。铁木真铁骑一直打到欧洲,无人能比他的版图更大。再来大唐康熙都有过版图大的时候,但大同在五代后晋时,割于契丹,由辽改名大同。在明代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由千里烽烟金戈铁马而催生。

    但大同府外,亦有小城池就是。

    三老爷就从大同的官员们开始说,他以为袁训总会认识几个,这就扯得上关系。袁训听他先开始说的,是大同的二等官员,就笑了笑。

    外省品级稍高的官员们,京里的人知道并不稀奇。如南安侯三十岁以后就累任大员,别的省中官员们多少能听得到他的名字。

    袁训猜测韩三老爷说的这些人,你是邸报上看的呢?还是真的认识?三老爷又恍然大悟的想起来,转向姑丈南安侯,给他笑脸儿:“我说的这些人,以前全是姑丈治下。”南安侯听他东说西说的,不过就是想和袁训套近乎,就故意地道:“我呀,和辅国公来往最多,别的人我都忘记。”

    袁训赶快给南安侯递个眼色。你开玩笑可以,但不要对着这几个人提到我舅舅。

    三老爷忙景仰,赞叹地道:“辅国公世代镇守大同府,自然姑丈是认得的。”南安侯见袁训有些着急,暗暗好笑。想这个小子在南安侯和辅国公定下他们的亲事以前,南安侯也没有见过袁训,只知道自己就要回到京中,而妹妹要接来京中养老,而这个小子他在京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