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书呆子之家(第2/9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也,必文…。”

    两个人还没有走到厅外台阶上,这左一声右一腔把厅上的人都惊动。

    见一个清秀的少年,后面跟着玉珠,两个人都满面笑容——刻意打出来,又都语气悠扬——没命的装出来,常大公子伸长脖子,乐了:“五弟,你和安姑娘已经见过?”

    “啊!”少年大惊。

    “啊!”玉珠失色。

    两个人到现在才想到对方是谁?竟然像刚才丫头喊五公子安姑娘时,他们一个字没听。只见四只眸子瞪得又大又圆,少年吃惊地道:“原来是你!”玉珠亦冷笑:“原来是你!”

    厅上的人才要笑一笑,却见到这一对少年,五公子伏霖即刻绷紧面庞,负起袖子,拖长了嗓音:“啊…。君子无所争……”

    “小人之过也必文!”玉珠没占到先扭身而去的便宜,就在后面跟上他。

    安家的人就看了一个仔仔细细。

    安老太太乐了,这一个,哎,也是个书呆子。看他走的那方步,看他走路抬下巴不看路,说他不是书呆子,这世上的书呆子都不答应才是。

    而张氏,则是丈母娘见女婿,越见越欢喜。离她最近的是邵氏,就对邵氏凑过去附耳:“好个相貌。”

    常五公子生得清眉秀目,他天生一道好眉头,可比形容女子之春山。不似别的男人说英俊,是浓眉俊目。

    再配上他浓浓的书卷气,恰似春山之有山岚,让人看也看不足够。

    邵氏也满意,悄声道:“是个好女婿。”

    相看之中,五公子和玉珠上厅来。两个书呆子紧板着脸,常大人抚须莞尔,想这小儿女们争执,倒也有趣。因他们说的是书,常大人又常和家人们论书,就再次摆出大家长老学究的姿态,问道:“你们在争什么?”

    玉珠垂下头,不敢再莽撞。

    而常五公子就把话回了一遍,回就回吧,最好他又是那句:“君子无所争,父亲,我就不争了。”

    玉珠瞪他后背,你就不争了?

    你是没有话才不争的!

    玉珠气鼓鼓,又是那句接上:“必文!”你又修饰上来了。

    常大人听完,书呆性子也发作,清咳两声,端正坐姿,慢条斯理的分解起来:“啊,说夫子游学无果,这是不对的……。”

    他正要把孔子的生平捡重要的说上一遍,旁边坐的常夫人开了口,常夫人斯斯文文,但是当着客人打断自己丈夫,也是书呆性发作:“论起来,安姑娘说的话也有道理,论语上曾说过,鲁国的柳下惠担任官员,好几回因为正直而丢官。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柳氏说正直的人,在当今的社会里,不管去哪里还是正直的为官,就免不了丢官,又何必一定要离开这里,而去别的国家呢?老爷您想,夫子的主张若是行的,为什么还要周游列国?为什么不先振兴鲁国?”

    常大人才不悦,旁边又出来一个人。

    常家今天只有两个男人迎客,另一个五公子躲着现在才出来。而女眷们,却是聚齐。常二公子在城外家庙上,昨天就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却留在家中。常三常四任外官不在京中,他们的妻子今年却也在京。

    常二奶奶就接住婆婆的话,道:“婆婆这话却有偏颇出来,夫子一生推行仁礼,虽然知道行不通,还是坚持去行,才有后世儒家兴盛的这数千年,”

    常大人刚满意颔首,常三奶奶又接上二奶奶的话:“二嫂的意思,是指百家争鸣中衰败的学者们,都没有坚持?”

    又举出墨子其它子的一些事例,四奶奶又跟上,而最后大公子没忍住,也掺和进去。玉珠和常五公子夹在里面,又吵了起来。

    安家的面面相觑,张氏越过邵氏,小心翼翼地问老太太:“母亲,今天这午饭,还有人管吗?”她不得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