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七章,胖兄弟再次从军去(第2/12页)  侯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些重要人物也说了说,赋税民风上也有谈论。

    这一道遗章点明情理,点明尊卑,点明别的人都在高位上不尸位素餐,不骄横狂奢,不无功无禄,虽然只字没有提到张大学士的外孙常玟,已经把常氏兄弟的前程定个八八九九。

    忠勇王要是掏出他的那点儿能在皇帝面前讨恩荫的东西,去为常珏求前程,就成了仗祖宗功德而骄横狂奢之人,而且从尊卑情理上说,常玟是长房长子,他的父亲现是王世子,他的母亲出身张大学士膝下,他的身份远比父亲是问斩罪官,母亲是小家子里出来的常珏为尊。

    这道遗章还有请皇帝逼忠勇王退位的含意,因为别人都不尸位素餐不是?独忠勇王是相比下的无功无禄之人。再当那个王爷还有什么意思。

    董大学士自知日子不久写下这道遗章,他知道最多拖不过明年。遗章是明年上,而皇帝受他提醒而想到眼皮子下面还有一个光吃饭不办事的人,极有可能顺应董大学士的意思而逼迫忠勇王退位。明年,常珏还小,忠勇王就是想强行传王位给他也不可能。

    董大学士怎么这么好,临死前顺便为张大学士的外孙出了一把力。他在既保证小门生常珏以后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已把常珏带上正途。把加寿的清静和常玟的王位做个交换。

    有人说,张大学士得到王位反悔怎么办?常玟的年纪也不大,他的王爵生涯将在皇后加寿的岁月里渡过。张大学士不至于拿外孙以后的不安宁,交换他给皇后添堵。

    有人说,那张大学士为什么以前主张太子纳妾。那是当时张大学士以为天子应该有六宫、三夫人等等,他以为当时那想法是对的。而在本朝这样的朝代里,直到今天有人这样想,就本朝来说也不能叫不对。

    如今张大学士理当清醒,他张家又不往宫里进人,他为别人家说话,得罪袁氏一门,不叫吃力不讨好,应该叫损人不利已。比吃力不讨好还难过得多。

    再说了,人的性情是什么样的,二位大学士一生同朝彼此知道。董大学士有足够的把握张大学士收到会感激。他送给张大学士可不仅仅是他外孙的王位,还有加寿皇后以后的照应,还有他的外孙以后避免祸起萧墙。

    常珏以后的道路怎么走,对同是兄弟的常玟影响颇多。常珏长进,会是兄弟互为臂膀。常珏不长进,光回京来争王位就足够张大学士头痛,足够给常玟添堵。常珏要是不长进到株连家人,常玟也跑不了。

    ……

    有这样一道遗章在,张大学士还担什么心。面对小女儿的忧愁,他夸了夸口:“有我在,你公公有欺天的宝贝也不起作用。”

    小张氏虽不认为父亲能压过开国时的功绩,但素来对父亲有信心。转回去把话回给婆婆,忠勇王妃见亲家不惧怕,她也安下心来。

    ……

    三十的晚上,风雪格外的大,宫院深深中,也不时有风扑倒林木,直压到窗前,把窗户打得啪啪有了响声。

    但殿室深深,外面的动静丝毫影响不到。太上皇在内殿的烛下,和外孙元皓各占据一边的案几,元皓在背书,太上皇在看一份儿名册。

    这名册是他自己写的,字特别大。勾选删除上也不难。提笔,太上皇又划掉一个,面色不豫的摇头暗道,又去了一个不长进的。

    余下的名单上,尹君悦的名字就排到第一位,谢长林也在其中。如果有人能看到,而且又了解名单上的人,他会纳闷凡在名单上的,年纪不会超过十五岁。

    要说太上皇为皇帝甄选官员,十五岁以下的人也太年青。要说太上皇为外孙元皓选陪伴,这上面可没有一个是显赫家庭。

    太上皇放下手里这份,另取一份,这一份上面的名字在烛光中跳跃着,可比尹君悦那一份来得体面的多。这是京内十五岁以下的贵公子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