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四十三节 履历(第2/3页)  血龙骄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果命运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的话,贝勒尔大概就会以这种“乡下土豪的得力打手”身份度过一生了。但是正如一个边境领主会遭到的情况一样,这位领主和邻居发生了纠纷。

    此类纠纷,无非就是用谈判或者刀剑来解决。如果两个领主属于一个国家,那么通常会采用谈判的方式,如果不是,那么通常会采用战争的方式。这一次纠纷属于后一种——那位邻居是舍姆的领主。于是一场常见的边境武装冲突出现了。

    对于和这场战争无关的民众而言,这原本应该是一场乏味的连细节都无人知晓的战争。但是也许是某种试探,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这场战争的情况很快变得超乎任何人的想象之外。舍姆的那位边境领主通过某种渠道,从图兰雇佣了将近三千名精锐骑兵。加上自己领地内的动员,凑齐了一万人马。对于这种程度的边境冲突而言,这已经是压倒性的大军了。而且由于图兰人的加盟,使得不仅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按照事后的分析,这很可能就是一个针对提比略的图谋,一个试探。

    那位领主——也就是贝勒尔的君主,做出了一个正常人类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他给了贝勒尔指挥军队的全权,然后自己连夜带家人奔赴王城,向国王求援。于是贝勒尔就这样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真正的战争。

    对方整整一万人马,贝勒尔虽然经过动员,但兵力还不足对方的一半,素质上更不能比。于是他采用了极具创造性的战术。在战斗开始之前,他就努力的渲染了敌人的种种暴行,借着谣言的力量,成功的动员所有领内的居民带着粮食和牲畜逃到荒郊野外藏起来。然后他在军队里挑选了一小批忠诚而熟悉地形的人,在每一个适合抵抗的隘口和关卡进行抵抗。

    战争开始之后,敌人的大军立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井水被下毒,民众无影无踪,抵抗力量在每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骚扰和抵抗,却又滑溜得像鳝鱼一样,抓不住又逮不牢。夜里牛、马被扎穿肚子。白昼时不时能遇到一堆铁蒺藜或者陷坑。老天也不作美,大雨连续不停。侵略者们一路在泥泞中骂声不绝,恨不得抓住贝勒尔活剥了。

    经过艰苦的跋涉,敌人的大军终于抵达了贝勒尔据守的城堡之下。但是这里已经进行了最彻底的坚壁清野,没过几天,侵略军就开始啃死马肉了,而城里看起来兵多粮足,能够长期坚持下去。除此之外,由于下毒、恶劣的卫生条件,疫病也开始流行。表面上侵略者包围了贝勒尔据守的城市。实际上他们却却反过来被饥荒和疫病包围。

    最后,交战的双方终于在双方王室的“调停”下,缔结了合约。

    如果战争就到此结束,或许贝勒尔的表现也只能算“出色”。当时几乎没人想到贝勒尔还另外有图谋。

    贝勒尔在停战协议中提出,让对方沿着进军路线撤回——因为领地已经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经不起再一次的蹂躏。只不过那位舍姆领主和他饿得半死的部队都不肯沿原路回去喝西北风。他们沿着另外一条路撤退,以便沿途收集补给。

    这一切早就在贝勒尔的预算之内。

    于是,以对方违反协议为由,贝勒尔率领着部队,在一处险峻峡谷对敌人进行了伏击。在措手不及之下遭遇敌人蓄谋的伏击,哪怕是一支精锐之师也是极难应付的,更别说是一支饥饿疲惫,纪律涣散的军队。这场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大屠杀。舍姆的那位领主(他自己担任指挥官)当场阵亡,一万名侵略军,包括三千图兰雇佣兵全军覆没——因为没人会为雇佣兵支付赎金,于是贝勒尔下令将所有的雇佣军俘虏全部处死。

    接着,他迅速的率军反攻敌人,并且进行了烧杀劫掠,以弥补领地的经济损失。

    这场战争直接震动了三个国家。贝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