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主人情重,召集吟豪(第1/3页)  水木清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细雨蒙蒙,清风摇摇。

    时值花朝节前夕,正是梨花溶,李花白,紫荆繁,百花含羞待绽的初春光景。黛玉一袭猩红羽缎在漫天嫩芽翠柳中格外招摇,漾开一世风华。

    紫鹃犹可,虽是第一次出远门,不免有好奇兴奋之情,但终究是年数较大,有几分少女的矜持羞涩之意,只立在黛玉身畔感叹扬州的灵山秀水,钟灵毓秀。雪雁却是掩不住的兴奋,声音里亦有了几分雀跃,忘了礼数,尖叫的拉着春纤冲下船去。黛玉则是深深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之感,蓦地顿住脚步,就那样傻傻的立在船头,不肯下船。

    雪雁不见了黛玉了,回首瞥见黛玉仍站在船头,不明思义,自顾自大声喊黛玉下船:“姑娘,还站着干嘛,快下来啊,到家了。”这一喊不打紧,整个码头的人都登时一起向黛玉望来。

    码头、画舫,一切的一切瞬间定格,林府的大管家林伯一眼便看到了那个酷似主母的豆蔻少女,一样的金尊玉贵,一样的风华绝代,一样的眉如远黛,目盛春水,却又纯粹如雪,轻灵如絮。

    兴儿、昭儿原是早见过黛玉的,但见黛玉一袭红衣还是第一次,登时看傻在那,那样的面庞身段,真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了吧,那样的不赢一握,那样的绰约风致,就连呼吸也不自觉屏住了,多怕,一不小心就吹倒了那病似西子的人儿。兴儿不知道这一瞥就镶入了记忆的最低处,以至于数年之后见到那个虽气质上差了不止一点点但身段样貌同样拔尖的尤三姐才会脱口而出。

    黛玉被众人的目光看的好不羞涩,登时红了脸,蹬蹬下了船,低着头跟在贾琏后面,直奔缀苏垂珠八宝小轿而去,却不防打前轿的轿夫亦看呆了去,不仅忘了压低前沿,更不小心地撞上旁边的贾琏,忙吓着连连求饶。

    贾琏本想发怒,黛玉虽心下着恼,但终究思及是自家的仆从,只好低声唤了一句:“琏二哥哥,家父还卧病在床等我们,我们还是先回府再做计较吧。”好似珠落玉盘,空灵婉转,瞬间浇熄了贾琏心中的怒火。自依允黛玉归去不提。

    河的这头,江的那端,无限风光招摇;京都,仍是落不尽的茫茫皓雪,洗不清的黄河浊浊。寒江独陪烟火,月伴昨日星辰。水溶一行,三匹马,三个人,一纸诏书,一段红尘,踏碎漫天心事,徒留马蹄残香残情残惜而已。

    扬州林府

    彩灯高结,缎带飘摇,好一片喜庆的盛景,但这繁华昌盛中似乎透漏着一丝古怪,是啊,一个偌大的御史府邸竟无半点人气,万籁熄声,很是有几分死寂的寥落感。

    黛玉顾不得卸下装束,风尘仆仆的就要直奔林海的卧房,却不想被林伯劝阻:“大小姐,老爷连夜批改文案,才刚歇下未醒。而你一路车马劳顿,不免形容憔悴,让老爷看了如何不伤心,不心疼。不若先沐浴一番,小憩一下,用过早茶,待会和老爷共进午餐。”

    林伯知道黛玉孝顺,但想起老爷书房那个不速之客走后老爷枯木似的神色,有气无力的声音,虽左右为难,也只得用这个勉强的理由先劝说黛玉休息一下。黛玉见林伯提起父亲,心下忧虑父亲病情,但细想来林伯的话也并无道理,细细问过林海病情后,得知父亲并无大碍方暂且放下心来,自去休憩不提。

    林府花池

    垂柳抽芽,迎春漏黄。玉兰解,杏花耀。

    满园落花中,黛玉一袭桃色霓裳和接天桃色连成一片,花成人之妖娆,人点花之娇媚。一切的细雨闲花,一切的柳燕穿飞全沦为背景,沦为点缀。

    宋清和定定的看着那一抹桃红,那一副绝美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泼墨美人志。她是曲径通幽,她是禅房花木,她是雕梁画栋,她是灵秀婉约的苏州狮园,她是恢宏大气的布达拉宫,她是庄严肃穆的朱燕王府,她是朴素典雅的杜甫江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