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蒙古骑兵(第2/2页)  大夏十三太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照使用方式分的。

    典型的蒙古骑兵中大约有四成是从事突击行动的重骑兵。

    全身披着盔甲,盔甲通常内附皮里,外面罩鳞甲,扎甲或锁子甲,后期则大量使用链板甲,头戴头盔。

    早期蒙古重骑兵骑的马匹无甲或披有少量皮制护甲,一些精锐部队与将领配备了具装甲骑,后期出现了大量使用全套金属铠甲的具装重骑兵。

    重骑兵的主要兵器是长枪,每个士兵还带一柄弯刀或一根狼牙棒,挂在腰间,或者置于马鞍上。

    占蒙古骑兵中六成的是轻骑兵,早期一般只戴头盔,身上不披盔甲或着皮甲,随着装备的改善,轻骑兵的盔甲也渐渐变成了金属盔甲或者皮甲,后期甚至出现了具装的骑射手。

    轻骑兵的任务是侦察,掩护,两翼攻击,为重骑兵提供火力支援,穿插和分割敌军,战斗结束阶段肃清残敌并且跟踪追击逃敌。

    他们的主要弓箭是比较现代化的复合弓。这种复合弓的威力超大,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至75公斤之间,射击距离为200步左右。

    他们身带两种箭,一种轻,箭头小而尖,用于远射,另一种较重,箭头大而宽,用于近战。

    其实要想打败他们并不难,比他们的射程远一些就是了,而这个问题在大夏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大夏士兵用的是驽,弩比弓的射程要远一些,最关键的是弩的准头还要比弓高出不少。

    大夏将士们所使用的制式弩箭得到了很好的改良,他解决了弩在马背上张弓比较困难的问题,现在的夏弩更加的小巧轻便不说,关键是它还有弩匣。

    在弩机外加一个匣状的外壳郭,弩机的各种机件,用栓塞按一定组合的关系装入郭内,再把郭装入弩臂的机槽内即可,这样一来便省去了许多的麻烦,大夏的将士们只需要多带几个郭匣便可省去反复拉弓之苦。

    大夏的弩箭做的更绝,因为大夏的弩箭的箭头是三棱形的,有三个血槽,箭头刺进人体之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而三棱形的箭头造成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因此,这种形状的箭头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大夏的弩射程在二百八到三百六十步左右,这个距离绝对称得上是独步天下了,而这又是李孝诚的功劳,他只需要将这样一个概念提供给匠人,然后由大夏的能工巧匠们去完成即可。

    古人可是很聪明的,他们之所以做不出来一些东西,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工艺不够发达而已。

    而当李孝诚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类似于“弹匣”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他们立刻便依样画葫芦做出来了弩匣。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