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1864年简史(第2/3页)  捻军陈大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日黄文金c洪仁玕主动弃城突围。9月5日护送幼天王走宁国,遭敌截击,转走浙江昌化途中黄文金因伤而死。10月江西石城一役,全军覆没。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后,全国革命形势走向低潮。捻军和太平军余部没有被清军的血腥镇压所吓倒,而是不畏艰险,继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1864年7月天京终于被攻陷。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一次浩劫。此后,南京又被清政府用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并被迫与英c法等资本主义列强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将南京下关开放为商埠。

    1864年后,牛宏升以军功被太平天国封为荆王。任化邦,安徽蒙城人,太平天国与东捻军将领,赖文光封任为鲁王。 1864年天京失陷后,赖文光把本部太平军北上与捻军合并;日后捻军一分为二,与赖文光成为东捻军首领。1864年4月,与张宗禹等领导捻军转战于豫南等地,与太平军湖北突围北上c最后大王“遵王”赖文光会师,尊赖文光为领袖,任为东捻军副。

    1864年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整编捻军,以骑兵为主,步兵配合,流动作战。

    太平天国失败后,捻军余部与从西北回师救援天京的赖文光所率太平军会合,共推赖文光为统帅。赖文光抱定恢复太平天国的宗旨,按照太平军军制整编捻军,根据北方平原作战的特点,改步兵为骑兵,在战术上以骑兵奔袭的“运动战”c“游击战”为主。经过组织整顿和战术转变,大大提高了将士的战斗力,成为一支强大的农民军,发展到10万多人,称为“新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失败后农民抗清斗争的主力。

    1864年张之万以马队配合张曜部,捻军。因大雪,迟滞行动。张之万将宋庆由安徽调往河南,令王文行部攻黄梅寨,吴元炳c范文美c苏克金攻南召;额尔固善和宋庆扼踞石桥镇。张宗禹于北河口突破清军包围圈,进抵桥滩。张之万率各路清军追击,命宋庆截断捻军与太平军会合路线。张之万移师南阳,克汝南,杀捻军首领赵国良。

    1864年,陈大喜在西北太平军东下救援南京时,他亦随同南下,他的部队正式并入赖c张所共同领导的捻军。

    1864年春,豫军大破陈得才于内乡之赤眉城,浙川之板桥川等处,张之万视师南阳,捻军由湖北进入安徽,张曜c宋庆等诸豫军追击捻军到安徽六安之流瀑疃,将捻军杀伤殆尽,陈得才逃跑而死,灭捻军五强之三。先在宝丰战败陈大喜,又在鲁山战败陈大喜,灭捻军五强之四。捻军五强只剩张宗禹了。

    1864年11月下旬,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c淮王邱远才两部太平军二三千人,于鄂北地区与张宗禹c任化邦等部捻军二三万人汇合,其他一些被打散的太平军c捻军也陆续前往集中。接着,他们在豫c鄂边境进行合并和改编,组成了一支集中统一的新捻军,张宗禹,任化邦共推赖文光为最高领袖。赖文光沿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和封号,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李允为魏王,牛宏升为荆王,张禹爵为幼沃王。

    军队沿用捻军编制,仍以五色旗区分,下分大旗c小旗。军事上根据捻军骑兵较多和北方地势平坦等特点,决定易步为骑,加强部队的机动能力。

    清军方面,与捻军作战的主帅是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被太捻军士称为“僧妖c僧王”,他所带的蒙古骑兵称为“僧兵”)。

    1864年12月初,僧格林沁亲督翼长恒龄c成保及副都统常星阿等部进抵湖北枣阳,旋即而进。12月7日,赖文光等督军败僧军于襄阳,然后挥军北上,进入河南邓州(今邓县)境。

    赖文光c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