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大学生村官(第1/3页)  桃源小农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姐姐韦文静通完电话,菜也差不多了。

    早饭就简单的一菜一汤,吃完饭

    看了一眼堂屋墙上挂的钟表,“八点半,出去转转”。关上门便向池塘那边走去,七月这个点还不是很热。风中夹杂着槐花的香味,那香甜的味道勾起了肚子里的蛔虫。每年这个时候韦小天的母亲,都会去摘些槐花烙煎饼,包包子都特别好吃。

    走了一段路便看到一些妇人和孩子在摘槐花。不时还有妇人对爬在树上摘槐花的孩子关心到:“小心点别让刺扎到了”。

    “奶,我小爷过来了”一个站在树上摘槐花的孩子喊道。

    “吆,文天回来了!”一个50多岁的妇人看到韦小天过来打招呼道。

    “嗯,二嫂摘槐花呢”

    “是呀,现在正是摘得时候过两天老了就不好吃了”妇人说道。

    “嗯,那您忙着我去那边转转”两人侃了一会儿韦小天觉得没啥可说的了便告辞了。

    “那你去,没事来家里玩”

    两人就这么分别,韦小天继续往林子那边走去。路上韦小天还在想着有了铜钱这个好东西怎么发家致富,穿过了林子外围便到了川坝湖。

    几个和韦小天差不多大的小子和一群小孩子们正在里面下网捉鱼呢。

    “小叔!”

    “小爷!”

    “叔爷!”

    看到韦小天过来孩子们便叫道。初中的时候韦小天在镇上上学,回来也方便。能经常和这些孩子们玩。后来在县城上了高中离家也远了,平常月假也不回来,来回一趟要20多块钱呢。为了省这点钱韦小天也就不回来了,在外边做个兼职啥的。时间长了也就和这些孩子们也就生疏了。

    “逮多少了?”韦小天问道。

    “快一桶了,小爷!”全娜小丫头抢着说。

    “吆,还真不少呢”韦小天看了看桶里说摸摸丫头的头说道。

    “小叔,学校可吃不到这些吧,要不你拿点回去解解馋”在河里摸鱼的武安笑着说道。

    和韦小天说话的是比韦小天小了一岁的武安,初中的时候这小子和韦小天是同一届的同班同学。两人可谓是形影不离就连撒尿都经常一起去,只要这俩人一凑到块儿那准闹腾的不行。

    后来初三下学期,武安在外打工的父亲也就是韦小天的四哥韦文长。

    在建筑队给摔断了腿,去问工地老板要工伤钱。

    刚开始给那老板打电话,那老板说现在在外省看建筑材料呢,等后天回去了就把钱送过来。

    谁知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一个星期,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将近十万的屁股债。

    也没将那条腿治好,可欠人家的钱也不能不还呀。

    武安的哥哥武仁就就领着武安和一块儿在工地干活的族亲们去要工伤钱。

    谁知在这老板家门口守了三天三夜也没有看到这老板出来,这么干等也不是办法。

    不能为了自家的事耽误了别人不是嘛,所以武仁就让族亲们都回去自己和武安守着就行了。

    这两人就又守了两天,一看这也不行啊守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一个人出来。

    哥俩就商量着晚上爬窗户看看,这老小子到底在家没。

    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两米多高的院墙三下五除二哥俩就爬上去了。

    这么高的院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就不老实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上墙捅马蜂窝。用句赶时髦的话来说这就是“小ks”。

    哥俩爬到窗户上一看,顿时就火了原来这屋子里根本就没人。虽然一到晚上这灯就亮,一到睡觉的点就息。要不说这有钱人就是玩的就是花,安个灯还t有定时这功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