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探母(第1/2页)  重生之我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长了一双先知的眼睛,张元芹看到现在的裕华路,就觉得满地都是黄金,可惜她并不想当一个出人头地叱诧风云的人物。她只想要生活无忧无虑,夫妻和睦,子孙幸福,自己终究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也不想给别人带来困扰。如果她自己的言行过于惊世骇俗,只会被人当做自大狂似的精神病,或者被当作实验室的小白鼠。那又是何苦呢,所以她决定绝不做违法的事,也不做危险的事,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长期投资,不显山不露水,才会福泽绵长。想来想去,还是房产,比较稳妥。上一世,她们就在这两年买了一套房子,可惜,因为一直闲置没过两年就卖了。不但没赚钱,还打击了买房的积极性。要知道,2000年之后的房价,可是蒸蒸日上啊。

    张元芹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推着自行车在中医院所在的这条裕华路上闲逛。这时候的大街上,可不象以后那麽熙熙攘攘,这条最繁华的单行道现在只有几个老人和几个附近的小孩子在晒太阳。

    她迎着一位老人,叫了声“阿姨,请问附近有没有要卖房的啊,我妹妹刚从外地回来想买套房子住。”

    这位60多岁的阿姨一看就是位健谈的,她一拍大腿哎哟一声“这个小同志,你可问对人了,我就住在这儿,我家后面那栋楼就要卖。不过,你可得想好了,这家房子很大,有90平差不多,卖的倒不贵,只是——”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在张元芹身上转了一圈,欲言又止。

    要是在原来,张元芹肯定把她在心里骂上一百遍,转身走开。可是,她摸了摸身上,有点零钱,还随身带着几张粮票菜票。时间太久了,她想了一下才惊觉现在的粮票还是比钱值钱,好多东西没票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于是她拿出了一张两元钱的纸币,递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一看,惊讶之下赶紧堆起了满脸的笑容。要知道,两元钱可以买一斤猪肉了,一斤猪肉可以吃上半个月,而一般的家庭三个月吃上一次猪肉就不错了。“小同志,我给你说啊,一般人我真不告诉她。这家人啊,本来好好的,煤气中毒,一夜之间老两口都没了。孩子不想在这伤心,本就在外地工作,就想把房子卖了。可是毕竟死过人,知道的人都不敢买,再说了,自己的日子都紧把得不行,谁有钱买房啊,你说是吧?”张元芹笑着说是,请她带自己去看看。没有几步路,就到了。这时的房子都是红砖房,墙体也没有刷漆,砖结构漏在外面,倒是看得清楚新旧。这间房子是二楼,离马路只隔了一栋房子,将来要是拆迁是肯定能拆到的。

    张元芹在房子外面转了转,笑着对老太太说“阿姨,您给帮帮忙,打听打听这房子的价格,价格有没有商量。还有就是好不好过户。谢谢您了,要是还有卖房的您再给费费心,我妹妹得对比对比。”

    阿姨笑着答应了,告诉了张元琴她家的位置,非要拉她去自己家坐会。张元芹婉言谢绝了,约好过几天来找她听信。

    冬天的阳光虽然温暖,但是风可是刺骨的寒,张元芹搓了搓冻红的鼻子,看看近午的太阳,想着该去去看看老妈。毕竟自己重生之后还没有见过母亲。路边的国营百货商店不时有人进进出出,她也进去买了些桃酥,挂在车把上。想着孩子们快放学了,就先骑车往家赶。马路边的音像店里,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正在通过高音喇叭在上空环绕。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一切都那麽生机勃勃。

    张元芹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小继通,前面的大梁上坐着明明,一路叽叽喳喳的到了位于南市区的王字街。

    因为这条马路像汉字“王”而得名。现在的王字街,还是一片低矮的平房,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往往住了三四户人家,大家共用院子,水管子也是在院子中央,大家洗菜,洗衣服都是在这里接水。推开院子的大门,各家门前都有蜂窝煤炉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