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旧戏言难分真假(第1/3页)  伴月相随无别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刘启决定要斩了晁错而平内乱之际,岂料吴国为首的诸侯国并不买账,还是照样举兵进军,这让刘启悔恨莫及,可是他算是明白一个道理,原来这些所谓的兄弟亲人,其实根本就是要反了自己的帝王之位,而之前所有的仁慈和恻隐之心,在他们面前,什么都不是;痛心疾首之下,刘启不得不加派兵马支援周亚夫和窦婴,可以说是一场浩劫在所难免。

    “太后,太后……”安在福慌慌张张地跑去长乐宫寝宫,窦太后已经在寝宫等了很久,是为了等朝廷的消息。

    “启禀太后。”安在福跪拜叩首。

    窦太后冷斥道:“快说说,现在时局如何了?”

    “太后,吴楚两国朝着梁国进军了。”安在福战战兢兢地说道:“奴才也是打探得知,但是真假不好说。”

    “什么?”窦太后蹭地站起来,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咏絮小心地搀扶,生怕太后出了意外。

    “太后,您当心啊。”咏絮担忧地劝道:“陛下应该是知道的,陛下不是派了周亚夫为大元帅了吗?”

    “可是吴楚那两个混球居然要对刘武进军。”窦太后恨得咬牙切齿,怒斥道:“这两个狗贼,真是胆大妄为。”

    “如今战事一触即发,相信陛下也会派兵支援梁王。”咏絮安慰地说道。

    吴楚两国确实先攻打梁国,在战略上他们可能是想杀鸡给猴看,可是这么做只会让梁王联合朝廷奋力地反抗;周亚夫大元帅果然没有让刘启失望,他带兵进军,将吴国打得是落花流水,其实吴楚这些诸侯国基本上都是养尊处优的王,平时都是想着如何让自己富贵,根本就没有兵事上的造诣,遇到大元帅那还不是兵败逃命。

    历经三个月的七国之乱,在周亚夫和梁王还有窦婴等功臣的奋力之下,总算是平定了内乱;而军事上的成功却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后宫骚动的根本,因为经过这件内乱事情,江山出现了新的割据,至少吴楚等诸侯国暂时也都没有大王,全都收归朝廷所有。

    战争结束之后最后的赢家首当其冲是帝王刘启,他犒赏三军,将几位功臣也是赏的赏,加官进爵,而之前与窦太后有嫌隙的窦婴经过这件事情反而是一跃而起,被刘启封为魏其侯,这等殊荣令窦太后也是刮目相看。

    后宫栗妃得知这一消息,也是喜上眉梢,觉得自己走的这步棋果然没有选错,所以说识时务为俊杰,当初自己的判断可见还是有了功效。

    当所有人都在为窦婴庆贺的时候,他突然收到宫里的一封密函,上面是栗妃娘娘的笔迹,他知道娘娘有事要与自己商议,于是在翌日退朝之后,找个机会溜进后宫花园与栗妃碰了面。

    “娘娘,不知道找微臣来所为何事?”窦婴这时候是魏其侯,不必行跪拜之礼。

    栗妃转身笑了笑,说道:“恭喜魏其侯,贺喜魏其侯,才不过几月,没想到当日落魄的窦大人,摇身一变就是如今的魏其侯了。”

    “当日微臣落魄,娘娘不但没有嫌弃,反而多加鼓励与支持,此等恩惠,微臣铭记于心。”窦婴客客气气地说道。

    栗妃点头说:“你还记得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当日我提出的建议,因为后面的内乱而耽误了,不晓得魏其侯……”

    “娘娘,既然微臣应允了娘娘,自然是放在心上。”窦婴说道:“只不过……”

    “不过什么?”栗妃紧张地追问。

    窦婴小心地说道:“只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恐怕陛下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否则可能会让梁王和太后死灰复燃。”

    栗妃心里一沉,当然明白窦婴所说什么事情,可是她却故意又问:“魏其侯有何打算?”

    “娘娘放心,微臣知道该如何做。”窦婴淡定说道:“对了,微臣不便逗留太久,先跟娘娘说到这里,还请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