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十年前(第1/2页)  贰零四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都西郊有一座名字简单到平庸的小山——西山,这座小山的周围几平方公里在很久以前是军事指挥中心,多年来被重兵守卫,从未见诸国内媒体的报道。随着时代变迁,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山在历史上被封存过一段时间,数年前,随着人脑计算系统的发明,才又作为人脑计算网络的研究中心被再次启用。

    时值深秋,落叶满地,还挂在枝头的,也多半枯萎打卷,少部分的树种,譬如枫树或者是石楠c槭树c栎树,其树叶多半由黄而变红,和黄叶夹杂在一起,随着燕山余脉也抵挡不住的带有西伯利亚针叶林味道的冷风,瑟瑟发抖。

    “天气不错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说。

    “是的,”回答的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浓眉毛,圆脸,眼神明亮,回答完话以后似乎觉得应该多说点话,避免冷场,他补充了一句,“帝都的秋天还是很不错的,秋高气爽。”

    正当他说话时,一片树叶落下,是一片枫树叶子,红透了,边上还有被虫子咬过留下的空洞,脉络似乎是人的手掌。“真好看”头发花白的老头抓过这个树叶,迎着阳光看,红的滴血。

    “世界真的很奇妙,没有两个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个样的人。”

    带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张张嘴,没说什么。只是跟着往前走去。任由一路落叶飘然而下。

    在西山的林间小路上散步的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泰斗,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安重远,陪着他走的是其门下学生郑格。在他们附近,西山脚下隐匿在树林中的一片建筑物内,活动着一个数千人组成的大型团队,正在研究制造人脑计算系统。

    当天晚些时候,在首都某处,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内,郑格正在向当时的政策制定者汇报。3d投影仪在一百多平方米的屏幕上打出了一个个3d影像:

    14年前,也就是2016年,一个围棋软件“alpha g一”成功的在19路的围棋棋盘上战胜了当时最顶尖的围棋选手之一李世石。在此之前,人类普遍认为,在全局一局部博弈的复杂运算上,电脑永远赶不上人类,但“alpha g一”的成功使得人类再次认识到基于高级算法的人工智能可以在一些专业领域击败伟大的头脑。

    从此之后,很多大科技公司投入了巨资在ai的研发上,但是逐渐发现,ai再怎么演进,对模糊判断,艺术的感知,以及创造性脑力劳动都是毫无能力的。2020年,当时的伟大科学家万安发表了跨时代的论文《计算机基础架构对智能计算的影响和约束》。

    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基于“或”“非”“且”的形式逻辑的基本单元的计算机逻辑器件和人脑的运行方式完全不同,人脑的处理基于“类似”“差异”“归类”这种模糊的逻辑处理基础上。因此,电脑从根本上无法模拟人的判断和思维模式。

    从那以后,科学家开始从3方面对电脑进行改进,试图制造出真正具有智能的电脑,一方面是设计出类似于人脑处理方式的逻辑器件(代表性的有日本大新公司的氮化硅三态逻辑门),另一方面是找到新的计算能力的替代品,比如曾经在2020年代特别流行的量子计算机,还有一种是在传统计算机基础上,利用极端强大的计算能力,利用软件算法模拟人脑的处理方式——但这几种方式确实如万安所判断,并没有很大前途,逐渐被历史淘汰了。

    “以上介绍的是初级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郑格扶了扶眼镜说,“接下来给各位领导介绍我们和虚拟地球(vg)筹备委员会将要执行的计划。”

    幻灯片打出黑色字幕,在白色的背景下显得分外显著:

    “虚拟地球:vg(virtual gl一bal)。”

    “在vg出现之前,人类只有一种工作方式,就是在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