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3章 远道来客(第1/3页)  世尊地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01年到1931年这三十年间,英国大探险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据科考之名进行了闻名世界的四次中亚考察。在我国丝路沿线的甘肃、新疆等地发现了不少古代遗址,曾一度引起西方考古探险界的轰动。

    从那时起,人们才意识到,在我国西北这片广袤的戈壁沙漠中,掩埋著无数的宝藏财富,以及不为人知的古代文明。自此,为后续络绎不绝的探险寻宝之旅拉开了序幕,惨剧一幕幕重演。

    1946年的五月份,又有一支国外探险队慕名而来,他们从印度出发,穿越克什米尔,以非正常途径一路向东,足迹最后神秘消失在腾格里沙漠中,再次为后世蠢蠢欲动的探险之旅,堆砌出一面面迷一样的历史残垣断壁。

    这支探险队伍,有三人逃出了茫茫的沙海,最后因为精力异常活跃,蹦跳到双脚磨烂都毫无知觉时,筋疲力尽的死去。他们身上的小部分残留物,记录著一个神秘的地下古城。

    这件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一年。国际形势,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上存在较大分歧,决定了刚刚合作完,就要反目成仇。我国统一战争打响,分身不暇,此事鲜有人知,搁浅至今。

    我就在1980年的春天,收到了北京钟来别教授和张毅恒教授的联名书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两位教授对我表达了感激之情,分别描述当年初遇时的情景,以及我给它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期盼在今年四月二十五日这天在南京相会。

    我心里极为清楚,这封信对我来说将意味著什么。看著信件的字里行间,却感觉十分的迷茫,往后的行程究竟何去何从,没有丁点的打算。无奈而焦急地等待著钟来别教授和张毅恒教授的到来。

    闲暇的时候只好带著点点四处走走,阅尽南京的山水和风物人情。让她更多的体会人世常情,更好更早的融入这个她脱离已久的社会。顺便散散心,让自己不至于陷入百无聊赖的境地。

    我把这件事同父母讲了一遍,父亲大人倒是很赞成我出面帮忙,说男儿志在四方,况且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可推脱。其实当时我双亲根本不知道,我身上带有鬼瞳之眸。

    点点按年纪来算还得过儿童节,正是好动天性爆发的巅峰期,颇有倔强将军的派头,非要和我一同前往不可。母亲大人抱著她泣不成声,无论如何也不让得之不易的这个女儿再去受苦。

    我也想著各种法子劝点点,最后还是以我的妥协告终。点点为母亲大人擦拭著眼泪:“妈妈,点点厉害著呐,不怕什么嘎嘛错错的鬼沙漠,况且还有哥哥照顾,不会有事的。点点应该为哥哥分担一些的,说不定能帮上大忙。”

    终于熬到了相会的既定日期,1980年4月的南京城格外闷热。一大清早我和点点坐在二楼的走廊上,看著夫子庙熙熙嚷嚷川流不息的人群发呆,神思完全遥寄不久后的西北旅程。

    “咚咚咚!”很有节奏的敲门声。

    点点从瞌睡式的恍惚中醒来,打个激灵嘴里便喊道:“爸爸,妈妈回来了,我开门去。”纵身从二楼跳了下去。点点能跳的,绝对不会俺常理从楼梯下去。

    进门的是一个妮子,漂亮的黑色圆领衬衫,脖子上围著装饰性绣花蝴蝶结,紧身黑裤,裤脚挤进及膝的牛皮长靴里。这身打扮,颇为英姿飒爽,透出她雷厉风行的个性。她手里拿著一张白纸,对著门牌号确认了几遍才问话:“请问,这里是许默先生的家吗。”

    开门的点点一头雾水,挠著小脑袋也不直接回话,反问道:“姐姐哪里来的么。”

    那妮子半蹲下身子,摸了一下点点乖巧的脸蛋,笑了笑说:“姐姐从北京赶来的,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这里是你家吗,你家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