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第1/3页)  雪松三部曲之鼎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城钢铁公司二高炉易地大修改造,资金缺口6000多万元,这足以让赵天鸿等人寝食难安!

    新建和大修是两个概念。新建项目国家有拨款,用多少拨多少,不存在资金问题,但前提是项目得国家批,不是企业想建就能建。大修则是按设备使用周期走,到周期走个报批形式就可以实施,但国家不拨款,只能使用从折旧中提取的大修基金。而且由于是原样复制,所以大修基金数额不会太多。

    这次二高炉易地大修改造要上37项新技术,实质上不亚于新建,这是北城钢铁公司领导层为冲破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的严重束缚而打的一个“擦边球”。因为按规定,大修后面如果缀上“改造”俩字儿,就也得报批。上报时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大修内容,只需备案;二是改造内容,须经上级审批同意,但同意后会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北城钢铁公司之所以报“易地大修改造”而不报“新建”,是因为后者属宏观计划范畴,决定权在上级,很可能会使项目石沉大海或无疾而终;而前者属企业例行维检范畴,项目既不会夭折,也不会报批时间太长,只不过改造内容要能以充分理由说服上级同意。

    但因新二高炉“改造”内容远远超过“大修”内容,而上报项目又不是“新建”,所以上级即使同意,即使拨给一定资金,其数额也不会满足需要,所以缺口自然就很大了。

    由此看来,北城钢铁公司搞二高炉易地大修改造似乎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儿,若是让你修你就修,让你建你再建,这企业领导不是挺好当的吗?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像一台设备,种类c型号c功能c功率等都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了,企业领导只需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按时检查,定期维修,紧紧螺栓c告告机油,如果能让设备超功率运转,就称得上是优秀领导了。

    这样儿的领导就像个熟练操作工,还不好干吗?

    可赵天鸿不认可这点,他觉得这样看待企业不恰当c不公允:全国数百个冶金企业里有几百万人,冶金部一个司只有三个人,放着几百万人的头脑不用,让三个人去考虑c谋划c安排数百个企业的事儿,能做到及时c周全c高效吗?闲置几百万人的积极性c创造力,仅仅发挥三个人的积极性c创造力,难道不是对生产力中最关键因素的极大浪费吗?!

    五八年北城钢铁厂扩建“投资大包干”的成功虽已过去近二十年,但天鸿仍记忆犹新,也使他坚信企业绝不仅是一台被固化的设备,而是一个能自我创造c自我发展c自我完善c自我增长的活生生的经济细胞。

    他要让这种内在活力迸发出来。

    当企业领导就要赶超国内外一流水平,这跟当军人就得打胜仗是一个道理。

    两年前,从“牛棚”解放出来恢复工作后的天鸿随团去了趟日本,这次考察与其说受启发,不如说受“刺激”更为贴切。进烧结车间前,日方陪同人员为每位客人发了双白手套,请大家戴上。天鸿暗想:“烧结车间是冶金行业最脏的地方,戴白手套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哪知道,车间内的洁净令人无法想象,宽阔的烧结机输料台车上,平整的矿层像刚出锅儿的黑芝麻糖,不见丝毫烟尘腾起;车间内空气洁净透亮,连射进的阳光中也看不到些许纤尘;地面通道用油漆漆成青绿c桔红两色,擦拭得反着光亮;烧结机旁桔黄色隔离栏杆用手去抚摸,白手套上也没有沾染任何灰尘。

    天鸿想起自己烧结厂车间里粉尘弥漫的状况,想起工人们上班儿戴着防毒面具的样子,想起他们编的那段儿顺口溜:“机头机尾转一转,体重增加二两半。”

    他觉得脸在发烧,虽然并没有人发觉他的尴尬,但这种羞愧难当的感觉依然分外强烈。

    参观完毕,他把白手套仔细叠好,收藏在提包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