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来信(第1/2页)  重生之王妃不可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昨夜暴雨突至,雨水打落芭蕉大风吹倒了柳条,沈府的下人们有条不紊的清扫着道路两侧的积水,这场夏雨一扫前些日子不愉快的种种事情。

    沈二爷因着姜氏怀有身孕夜半歇在了她处,二人少年夫妻,携手并进二十几年,本以为亦欢是最后一个孩子,不曾想又有一个特别的礼物出现在二人的生命中。沈二爷很是欢喜,可这个消息对于秋棠阁的姨娘赵氏却是重重的打击,她彻夜难眠。

    赵姨娘是赵阁老家旁支的庶女,容貌极盛,自小养在江南,比京中的女子多了几分温婉与体贴。赵姨娘画的一手好画,尤擅腊梅,可惜出身不好——纵有万般才情却只能与人为妾,赵姨娘尽管万般不愿,却依旧听从长辈的吩咐,一盏薄酒,一帕红巾,从侧门进了沈府。

    赵姨娘在沈家次子邑武出生前来到沈府,沈老夫人询了二爷夫妇纳妾事宜,姜氏怀着身孕不能伺候沈二爷,只得应了。

    所幸的是赵姨娘入了沈家三年只生了一女,比亦欢大了两岁,唤做沈静姝。

    姜氏主中匮,家中孩子众多,三房事务压在一起,面容苍老的快了些,远不如赵姨娘得宠。平日也是赵姨娘照顾沈二爷饮食起居较多,赵氏惯会伏小作低,让人抓不住错处,姜氏常常想捏住一个把柄将赵氏遣回沈府洛阳老家,终是无果。

    因着沈亦欢是沈二爷自小教养长大的,放在心尖尖上疼爱,沈二爷夫妇也不至于因为妾室磨灭了夫妻情分,故而赵姨娘虽有宠爱在身,却不敢恃宠而骄,连带着沈雅涵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行错路,说错话得罪了嫡亲的姐姐。

    如今姜氏又有了身孕,赵姨娘愈发急了,秋棠阁的天,只怕是要变了。

    一早垂花门刘宁家便带了一封信递进姜氏居住的墨玉阁。

    姜氏前一日喝下药早早休息了,今日晨起气色好了许多。

    小厨房做了红豆燕窝粥与皮蛋瘦肉粥,青葱煎饼与水晶煎饺,昨日公中采购了鸡鸭蔬菜,故今日多了煎鸭肉与煎香茄。婢女们一一呈了上来,沈二爷上朝起得早,只用了瘦肉粥与煎饼便走了。

    姜氏一边用膳,一边看着自福州送来的信,展开信粗略扫了一眼,眉头顿时舒展,对竹琴道:“管事的辛苦了,一早赶来送信,只怕还没有用膳,竹琴,抓些银子给嬷嬷买酒吃。”

    竹琴抓了把散碎银子给刘宁家的,刘宁家的笑眯眯的接过银子,嘴像是抹了蜜一样甜。姜氏这才回头细细的看那封信,不住的笑,打趣了几句后就挥手让刘宁家的退下了。

    沈亦欢自身子大好后日日陪母亲用早膳,今日她一进门便瞧见母亲笑意盈盈:“母亲,可是有什么喜事?”

    竹画打了盆水为沈亦欢净手,姜氏长呼一气:“昨儿还说呢,长安至福州远的很,怕赶路太快你的身子禁不住,今日又收到你外祖母来信,是十日前加急的信件,道是无碍了。”

    沈亦欢擦过手后便入席与姜氏同坐,行动见环佩叮当作响,凤仙花汁包过的葱葱玉指执箸夹了一个小煎饺给姜氏:“娘亲心中郁结可要尽数散去了,不然影响了腹中弟弟,只怕延寿堂那位又要数落母亲了。”

    延寿堂那位指的是沈老夫人,明明二房三房才是自己嫡亲的儿子孙女,沈老夫人却偏生的喜爱长房的沈亦善。

    姜氏宠溺的将女儿圈在怀里,十岁的玉人软糯,笑着刮了刮亦欢的鼻子:“你这丫头,老祖宗也是你可以肆意编排的?吃着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姜氏看着桌上小食,眉头微蹙:“二姑娘最喜欢的芙蓉糕怎的没上?前些日子不就吩咐了厨房二小姐来这里用膳?”

    亦欢扯了扯母亲的袖子,一双大眼忽闪忽闪的看着姜氏,煞是天真可爱,“娘亲,外祖母大好,那我和哥哥们还去福州吗?”

    姜氏打发竹画去小厨房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