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捡漏儿 新(第1/2页)  古董店主有阴阳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石庵,石庵又是谁?

    石庵,显然不是人的全名,而是这个书法家的“别号”。

    “庵”的意思是小茅草屋,比如尼姑庵等等。

    因此,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好像是一个出家人。

    作者是谁暂且不提,具体说到书法本身。

    笔力的确遒劲有力度,看得出来,此人肯定有几十年的书法功底,才能写得出来这样的作品来。

    我对那假冒的哥窑笔洗没什么兴趣,但是对这一副对联,却非常的感兴趣。

    古董这一行,玩儿的是文化,是修养,鉴别古董中字画一类,靠的更是学问和眼力。

    所谓名人字画,必须要看是否是名人的手笔,如果这副对联落款大千居士或者白石山人,肯定就价值连城了。

    如果真是这么直接,估计也不会落到这对母子的手里。

    “石庵”这个名字,听起来,的确像是寺庙里的某位大方丈的名号,如果真是出家的僧人写的,即便书法写的再好,一般人也不会去买。

    因为没有名气,没名气,也就没有收藏价值。

    但是,我知道,这个石庵,可不是什么得道的高僧,也不是什么出家的尼姑。

    石庵其实是一个人的别号,这个人的大名叫做刘墉。

    刘墉是谁,估计很多人不认识,但是一提起刘锣锅,就没有人不知道了吧?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估计没人没看过吧?

    没错,刘墉就是刘罗锅,刘墉是名字,他的别号就是石庵,刘罗锅只是是一个绰号。

    如果这副对联不假,那么这幅字,可就是清朝大宰相大学士刘墉的手笔。

    我的心跳已经加速了,但是必须冷静再冷静,能把这幅对联以便宜的价格得到手,那才是硬道理。

    那村妇和她儿子还在紧紧地盯着我,如果他们观察的够仔细,会发现我的下巴在微微颤抖,那是因为,他在用力咬着后槽牙,让自己冷静下来。

    风清阳站在我身后也看了半天,完全看不出这对联哪里好来,他开始催促我说:“没劲没劲,白纸黑字,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我画的符箓好看了,小马哥,咱还是走吧!”

    我一声不吭,看完了对联,两只手轻轻地一松,那幅对联便自己卷了起来,仍然躺在那张空着的床铺上。

    村妇依旧紧紧盯着我,说:“这幅对联,百分之百的旧东西,我们老家有一座大寺庙,据说这幅字就是一个得道高僧亲手写的,听说那高僧还做过少林寺的方丈,在我们那里有名得很”

    听这村妇这么一说,我心里就乐了,显然,这村妇是不知道这对联的价值,居然把宰相刘罗锅发配到了少林寺去做方丈了。

    所以说,没文化,有时候真的很可怕!

    我想来一个迂回战略,并没有直接问那幅对联,却拿起那只哥窑笔洗,用指甲敲了敲,问:“这个笔洗,你开个价吧!”

    风清阳连忙在我身后直咳嗽,那意思是,这笔洗是假货,不值得买。

    我好像没有听到风清阳的咳嗽声,又问那对母子说:“说话呀?”

    母子对视了一眼,然后,村妇伸出一只手掌,说:“两万。”

    说完,就两眼直瞪瞪地望着我,主要是盯着我的嘴巴。

    风清阳拉着我就往外面走,嘴里还说:“小马哥,你是不是昏了头,快走快走!”

    村妇着急了,连忙拉住我说:“做生意,我出价,你还价,天经地义吗?”

    我摇头苦笑了一下说:“我看你们就是不诚心卖东西”

    村妇说:“那可是真正的宋哥窑啊?”

    我说:“你不要把我当棒槌,既然你都知道是哥窑,真正的哥窑,传到现在,市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