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是一场看不清的戏剧(第1/2页)  那个字母乱码咖啡馆的札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晚散会回家,松哥(备注:现实里的松哥)问我,为什么小说写得那么散,像是没有中心的流水账。他印象里的“意识流小说”都是福尔摩斯探案集那类的悬疑作品。所以他不理解我在写什么。

    面对他的不解,我思考或许许多读这个小说的人都会不明白,我这里白话什么。以至于连我自己都问自己,

    “我在写什么?”

    一路回家,整理思绪,我逐渐清晰了当初提笔的动机,也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若一定要给这本小说加上一个主题

    我觉得,它要描绘的,是“生活”

    记我们活着的日子。

    正是它看似流水的原因。

    生活,本来如此,你不知道明天发生什么,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情,要去经历什么,在此时此刻此地的你我,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也就无法在患难中安定自若,在福乐里居安思危,在忧虑下平心静气,在喜悦时筹措预备。

    下一刻,是什么?明天又是什么?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是了。

    一天的幸福一天尝也够了。

    圣经上曾说,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话的意思并非指连带明天的份,也提前向上帝求得预知并支取。我们人总以为可以掌管和导向未来,然后正如28日夜晚松原的地震,在众人熟睡的时候,灾难就来了,来时措不及防。很多人后知后觉,醒来后怕。

    设计故事情节走向,确定人物关系,在当中如何有所取舍,这些写作基础我懂,但在这个小说上,我的写作初衷不是去架构完整的一个故事,乃是要还原生活本来的面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现实里的松哥,也是咖啡师,还是个从业五年以上的老油条。他没有妨碍我把他写入这本短篇小说(集),只不过和普通人一样,他喜欢看自己生活以外的刺激。

    我知道小说不是纪实体裁,它源自生活,也超脱生活。它塑造的是社会文化里的慢节拍,揭露你我他之间真实的一角。即是如此,为何一定要按着小说古老的套路去编写小说呢?

    难道模式不是为了打破而存在的吗?流行文化不是让你牵引它前进的吗?我是个不喜欢追逐潮流的人,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一直引领着潮流。

    好像跑题了。。。。

    时空下的我们,注目的只是彼时的自己,观察不远处的他们。

    对照,思考,揣摩。

    如果回顾过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轻易找到回忆中的波澜,那些富有张力的,比影视剧还精彩的过往。

    但,在此时,我们自己正经历的,却不那么叫我们注意,或者也没有时间思考当下的实情。

    今天,有哪件事情,我是主角,在个人角度里,我们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但我们自己这个主角,又会想起哪些过往之间,穿插着什么联系?

    生活,本来就是堆看似流水账的定格画页码。当它被持续翻动的时候,才会结合流转,变成一部生动的戏剧。然而这一切,在此时,没人看得清楚。

    这本“那个字母乱码咖啡馆的札记”写的就是这种无聊却不无趣的生活戏剧。

    咖啡师的日常,有谁能说得清楚,昨日,今日,和明日的联系。客人们来了走,走了来,有回头关顾的熟客,也有一面之缘的生人。在无数次简单的交易下,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波折,充斥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只是想记录这种平凡中的不凡。

    如此而已。

    生活,需要你去发现它的美,它的目标,以及它的意义。

    生活,是一场看不清的戏剧。

    你我,身临其境,扮演。

    分秒间,关注自己所关注的。

    不知,隐藏起来的戏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