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中国古代神化(1)【第一更】 ”(第1/2页)  深夜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流传着古老的神话传说。现代公认的理论认为,它们是由于人类的祖先愚昧无知而想象出的事情,其实大家都不以为神化传说就是历史的见证。

    什么是神话根据马克思的科学的概括,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我们可以引伸地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神话是怎样生的呢在原始时代,由于生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当他们同自然(指一切物件言,也包括社会在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他们认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着c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c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神话虽由于人们的幻想所构成,但这种幻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它的种种解释和描述虽不免荒唐可笑,但决不是纯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活斗争的反映。比如《山海经》所载的精卫填海c夸父逐日的神话(见《北山经》c《海外经》c《大荒北经》),就明显地反映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们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抱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又如羽民国的人身上生羽翼,灌头国的人有翼c鸟喙,在海中捕鱼,杖翼而行(见《山海经海外南经》c《大荒南经》)。这一类的想象,显然也是生活斗争的反映。因原始人尚未发明网罟等工具,他们看见水鸟捕鱼,非常便利,不禁发生羡慕之心。于是设想人也可能有长翅膀的,嘴也可能同鸟喙一样,在海上以捕鱼生,何等灵活c轻便。在生中减少困难,减轻劳动,是人们普遍的愿望和要求,所以这些幻想的生是极其自然的。幻想是人类社会生进步的一大推动力。了突破种种限制,增加走路的速度,缩短走路的时间,原始人很早就幻想飞。《博物志》载奇肱国的人“能飞车,从风远行”(注:见《博物志》,但《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国下郭璞注亦有此文。又郭璞《山海经图赞》“奇肱国赞”云:“妙哉工巧,奇肱之人!因风构思,制车轮。”是《博物志》本据《山海经》,而今本经文逸之。),便是这种幻想的具体化。飞在原始人看来,是认最能解决问题的。从最初的飞的幻想意识到“飞车”的具体概念,是人类思维进一步的发展。人类的智力水平发展到同一阶段时,有许多想法往往会不约而同,所以我们的“飞车”也就同西方神话的“飞毯”和“快靴”等等的性质差不多,都反映了原始人对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至于人们在生活经验中所发明c制造的许多器物,如网罟c竹弹c弓箭c耒耜c车船等,又如发现五谷和药草,驯养牲畜,制作衣裳,建筑房屋,创制文字等,都是千百万人在生劳动中长期努力的结果。而在神话传说中却把无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c集中,创造了不少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如伏羲c神农c黄帝c嫘祖c仓颉等,把各种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们身上,再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向前发展,这就是神话的积极意义。

    现在举出几个著名的古代神话简述如下:

    (一)女祸补天《淮南子览冥训》有这样一段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ys。苍天补,四极正,y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