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孟尝君的智慧(第1/2页)  大明宣宗皇后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梧桐苑里,数棵桂花树正群花竟放,满园芬芳,不时地有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树下,四岁的顺德郡主正跑来跑去的,在跟几个丫鬟玩捉迷藏,不时地发出“咯咯”的笑声。一身常服的太孙妃胡善祥立在廊下,痴痴地望着,抿着嘴笑,心里感觉甜甜的。

    自从这个天使般的孩子来了以后,每一天都与从前不一样了,每一次听到她用稚气的声音叫自己“母妃”,都觉得像喝醉了酒一样,美得很。她感恩苍天,觉得也许是这么些年来她肯辛勤的做事,侍奉公婆,恭敬丈夫,善待姐妹,不争不妒得来的福报吧。不然就凭着自己一般的长相,还不得丈夫欢心,肚子又不争气,怎么就能坐稳这皇太孙宫的一宫之主的位置呢?如今虽然自己没生育,照样有女儿承欢膝下啊。

    她也感激太孙贵嫔孙倾城,特别是这几天,倾城生孩子后满一月了,虽然身子还没有恢复得很好,但也出来按时参加去母妃和自己这儿的晨昏定省了。还真怕她会把顺德郡主给领回去了,可是她却没有,还说孩子在这儿待的惯,很放心,就让她在这里吧,只是给胡姐姐添麻烦了。胡善祥闻言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喜欢这个孩子,真不舍得孩子走。

    虽然宫里的皇子,三岁后就得离开生母去皇子所单独居住,每日进内宫请安也是先见母后c母妃,再见生母。因为,这宫里不管那个女人生的孩子,都是一宫之主的母后或母妃的孩子。可是这皇太孙宫却不同,宫里的妃嫔也不少,却只有太孙贵嫔孙倾城育有两女。虽然数月前,母妃已借故做主把顺德郡主记在了自己的名下,但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皇太孙殿下又宠爱倾城,如果她不乐意,谁能强要了她的孩子。幸得太孙贵嫔孙倾城并不恃宠而骄,一贯的与人为善,待众姐妹极好,处事十分的大度得体。对母妃也有孝心,从不悖逆母妃的意思,才舍的把女儿给自己养在跟前,也是对自己的一番情意。

    自从上次林美人那事时,自己替倾城在母妃面前求了情,皇太孙殿下也对自己好了许多,经常过来陪自己聊天,初一十五的也按时过来。尽管他面对自己时仍是很冷,从无拥抱和亲吻,但每次也会有宠幸,可惜是自己没用,只能感到惭愧,不能如了母妃的意,给她怀个嫡长孙。自己岂能不明白,皇太孙殿下对她的好,全是因为自己帮了倾城,他在意的只是倾城而已。

    高大宽阔的撷芳殿里,室内设计装潢富丽精美,走廊上几盏八角玻璃防风灯下,站着四个垂手而立的侍女。西侧的书房里,迎面可见的一组古朴典雅的博古架上,摆着许多价值不菲的古董,墙边另有高矮错落名手雕镂的书架几扇,临窗的一张酸枝木的书案上有名贵的宝砚一尊,笔筒里插着数管上好的狼毫,明亮的灯光,映照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岁寒三友》,晃动着一大一小两个人的影子,传出皇太孙朱瞻基低沉磁性的声音,

    “嗯,写的不错,还要继续多练习,熟能生巧。”

    “嘻嘻,我想模仿殿下的字体,总也不像。”

    刘诗不好意思地说。

    “这不是一日之功,写字时要心无旁骛,静中取动,稳而下笔一一一”

    在朱瞻基面前,刘诗就是一个天分不足的笨学生,每次朱瞻基到她这里来,她总有无数的问题需要朱瞻基指导和教诲,朱瞻基也就好为人师的诲人不倦,往往忙碌到深夜朱瞻基才离开。今晚,刘诗拿出了她写的一幅字给朱瞻基指点,朱瞻基看了她写的字,自然给出了一番点评,但看着看着,不免心里一惊,这篇文章在哪里见过?何人所写?

    “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愿去荒庵小院,青磐红鱼;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愿做山中小草,独自枯荣一一一”

    朱瞻基几乎在一瞬间就明白了,这就是那篇江湖上传说的,《答永乐帝书》,言徐妙锦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