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事发(第1/2页)  如意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历二十五年十月初二,重庆府龙隐镇。

    程掌柜正坐在一棵大黄桷树下吃着面,自从来了重庆府,他就爱上这种用炖煮过的豌豆和肉臊做成的拌面,几乎每天都要来上这么一碗。

    “这位客官,我看您这些日子经常来,不是本地人吧?”老板娘一边擦着桌子,一边好奇地问着。

    “对啊,我是江西人。”

    “江西好地方啊,水土好,瓷器好。”

    “你们这里也有好瓷器啊。”

    这座小镇以前叫做白岩场,因为附近的山上有座白岩寺而得名。

    后来传说大明建文帝被他叔叔篡位后四处流亡,就到这白岩寺出家为僧,所以这座寺庙被改称为“龙隐寺”,这座小镇就被称为“龙隐镇”了。

    小镇的一头是官道,另一头就是一处嘉陵江码头,交通十分便利。

    那些以前因为战乱到蜀地避难的工匠们,发现附近有优质的瓷土,便把制造瓷器的手艺带到了这里,从此以后,这里几乎家家制瓷,这座小镇也因此兴旺起来。

    程掌柜选择居住在这里,主要是因为此地交通便利,是瓷器的重要集散地,方便打听消息,再加上他久闻蜀瓷浑厚大气,自成一派,也想来观摩观摩。

    他到处走走看看了几日,本地人倒是热情大方,也不怀疑他是来“偷师”的,熟稔以后便和这些店铺作坊的人无话不谈了。

    蜀瓷的器型和胎体做得大气,但釉色较厚,彩瓷的发色也不如他们德祥升窑厂的,不过倒是别具一格,自有韵味。

    他想等到播州那边有了消息之后,买几件回去琢磨琢磨,说不定能博采众长,有所创新。

    他正走回客栈准备睡个午觉再到处转转,却见几个官兵站在客栈门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正站在柜台处和掌柜的说话。

    “大人,小的真的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他来了有些日子了,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也没说个去处。”掌柜的面露难色,正在和那个军官说话。

    忽然抬头看见程掌柜走了进来,有些激动地说:“大人,就c就c就是他!那个江西的的程姓客商!”

    “是吗拿下!”

    军官转头一瞪掌柜,那气势吓得他倒退了两步,正好被身后的官兵擒住。

    “小的冤枉啊!冤枉啊”程掌柜又惊又怕,还一头雾水,怎么就惹到官兵了呢。

    “你可是姓程,江西来的?之前拖人送过一封信到播州杨氏?”军官问道。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是封东家写给客户的信啊”程掌柜心里打着鼓,难道那封信出了什么问题吗?

    那是柳家三老爷亲手交给他的啊,说是向杨氏询问交货的事宜的

    但是他自己没有拆开那封信看过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人犯已经验明正身,带走!”

    “大c大人冤枉啊!”

    程掌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塞上了囚车,摇摇晃晃了大半天,到半夜才到重庆府衙门。

    知府王士连夜升堂审问了他。

    他便把受到东家指派来重庆府送货,还有得知播州杨氏叛乱的战事还没有停歇,但是东家觉得生意人要守诚信,便让他把书信找人送到播州,这些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知府大人。

    “那些你所带来的货物现在何处?”王士问道。

    官兵搜查了客栈,并未发现程掌柜所说的“货物”。

    “那些都是上等的五彩瓷器,小人怕带在身边会有闪失,便寄存到城中的一处钱庄。”程掌柜说道。

    王士派人速到钱庄去将那些装满了“瓷器”的箱子取来,开箱之前,又让程掌柜确认过了。

    等到官兵们撕开封条,用程掌柜交出的钥匙打开了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