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约定(第1/2页)  如果战争真的来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竟说些混账话!”

    村长的龙头拐杖直接杵到了李家嫂子的脚下:“一个妇道人家,这里的事情轮不到你来说话!”

    妇人站在场地中间,一把将自己的孩子拉了过去:“你去问问我家男人,看看这个家谁做主!我告诉你们,谁要敢动我娃的粮食,我跟谁拼命!”

    “铁牛,韩立!你们两个把她拉走!”

    李家嫂子“泼妇”的称号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听到村长点到自己的名字,韩立扭扭捏捏跟在铁牛身后,轻轻拉了拉李家嫂子的衣角:“李婶,咱回去吧。”

    “回去?”

    李婶鄙夷地看了韩立一眼,挥手将其手臂隔开:“今天的事情不解决了,谁都别想回去!”

    铁牛倒是毫不含糊,搂住李家嫂子的胳膊一把将其拽回了人群。

    “韩立,把那个小子带走。”

    “来人啊!耍流氓了,有人耍流氓了!”

    脸上被抓了两道血痕之后,铁牛终于将李家嫂子拖回了人群。

    闹事儿的被抬了出去,村长回归正题:“如果你们同意刚才的提议,我现在就让人送来大米和铁锅。”

    一番协商之后,难民与杨村村长终于达成协议。村落里提供米、面,包括铁锅等炊具,难民们提供人力,帮助村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协助村民的狩猎。一旦发现有难民私自进入村落,杨村将立即停止口粮的供应。

    夜幕降临,难民与村落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开始埋锅造饭,开始自己的夜生活。王先生虽然没有在这次的冲突中现身,但是他却托韩立在给难民送口粮的时候,送去了一盒“洋火”。

    据王先生说,这物件在他新式学堂的时候印象深刻。当年甚至有书记载:洋人削木如烛骨大,长寸许,捣硝碘为末涂其上,磨之爆然作响,而火自发,名自来火(先是磨之墙上,衣上俱能发火;近恐有火,仅以所装匣上磨之而已)。因为是洋人的物件,所以很多人便简称为“洋火”。

    几个月之前,王先生在县城的教馆之内,看见有人把玩此物。王先生睹物思情,用两张兔皮换来一盒“洋火”,小心用油纸将其包裹,藏于灶膛旁边的小洞之中。

    在整个村落都在用火镰的情况下,王先生带来的“洋火”可是个稀罕物件。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全村人都围到了王先生家中,恳请王先生表演一番。

    也只有那一次,王先生破例让韩立执掌,在众位相亲面前演示了一遍。

    “喏,这是我家先生让我暂借你们点火用的工具。先说明白了,只借三天,三天之后我便会拿回来。”

    将火柴扔给他们,韩立却并未教授如何使用。他这是记着仇呢,白天路边在他裤管上抹鼻涕的人,现在正围在火柴四周,看个新奇。

    研究半天,众人始终不得要领。

    “小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是怎么用的?”

    小先生?行,就冲你这个“小先生”,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们吧。

    “看着啊,这盒子里面有一堆棍子。拿出来一根,用这个大头,去磨这个盒子的边缘。就像这样”

    哧——

    火柴头擦出一段火花,但是并未燃烧。

    韩立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的操作失误:“当然了,这些棍子可能不是每根都能燃烧,所以你们更要小心使用。看看这根”

    咔嚓——

    用力过猛,韩立手中的火柴棍直接一折两段。

    “小先生,这个东西到底怎么用的啊?要不然你还是找一个火镰给我们吧。”

    韩立的脸面有些挂不住了。不仅是难民在围观,附近的村民们同样聚到了这边。这种西洋玩意儿,对他们来说也是稀奇得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